字词 | 西奈半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奈半岛SinaiPeninsula半岛名。在今阿拉伯半岛西北部,介于苏伊士湾与亚喀巴湾之间。为埃及在亚洲的领土和行政区。南部西奈山脚下有公元6世纪的圣凯瑟琳寺院,内有雅利克教堂、圣凯瑟琳教堂和奥马尔清真寺, 为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北部的巴罗查村,是历史上著名的比罗扎遗址。 西奈半岛Sinai Pen.在阿拉伯半岛西北部,南濒红海,西临苏伊士运河,北滨地中海,连接亚、非两洲。面积6万平方公里。属埃及。战略地位重要。 西奈半岛埃及领土的亚洲部分。被红海的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相夹, 西以苏伊士运河与埃及本土相连,东北与巴勒斯坦毗邻,北濒地中海。南北长约360千米,东西最宽处约220千米, 面积6.1万平方千米。西奈境内大部分是沙漠,中南部有山脉横贯,其中凯瑟林山是埃及最高峰,海拔2637米。半岛守着世界上重要航道的门户,又是亚、欧、非三洲陆上交通的孔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外敌入侵埃及,多以西奈为通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次中东战争,西奈均是重要战场。西奈富藏石油和各种金属资源。 西奈半岛 西奈半岛埃及在亚洲的领土和行政区。位于西南亚阿拉伯半岛的西北,亚洲和非洲大陆之间,呈倒三角形。东滨亚喀巴湾,南濒红海,西临苏伊士运河和苏伊士湾,北临地中海。长370公里,宽240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居民主要是游牧的贝都因人。行政中心阿里什。南部为山地高原,海拔800-1,500米,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西南有埃尔瓜沿海平原。北部为平坦高原,间有石漠和流沙。地中海沿岸为平原,海拔300米以下,是塞得港通往巴勒斯坦的陆上走廊。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少,仅在干谷处长有刺灌木和草本植物。经济以游牧业为主,牧放山羊、绵羊。少数绿洲产大麦、黍类、玉米等。西部苏伊士湾沿岸产石油,还有铁、锰等矿藏。古代的西奈被称为“月亮之地”。有人认为“西奈”之名是从古巴比伦、亚述人尊奉的月亮神一词演变而来。西奈文物古迹丰富,流传着许多神话和传说。圣经《出埃及记》中记载有古犹太人领袖摩西在西奈山上接受神的《十诫》的故事,西奈山由此而闻名。南部西奈山脚下的圣凯瑟琳寺院,是犹太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北部的巴罗查村,是历史上有名的比罗扎城遗址。村周围曾发掘出罗马时期的金银币和器皿。南部近苏伊士湾的山麓,有一股水温达157℃的含硫泉水注入红海。埃及第一王朝的一位法老在那里建有浴场,一直是西奈居民治疗关节炎和其他皮肤病的场所。 ☚ 西伯利亚大铁路 西萨摩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