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是一首赠友诗,是王维在辋川别业闲居时写给同居此地的好友裴迪的。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此诗虽为赠友之作,但却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久雨初晴后辋川别业秋天那迷人的景色和诗人安闲、恬淡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由于久雨初晴,辋川一带的山峦经过秋雨的洗涤和滋润,在夕阳的映照下,又重新变得清新、苍翠、生机勃勃了。本来日渐涓细的辋川,经过秋雨的充实,复又湍湍流淌、喧嚣、欢畅了。因雨而困在家中的诗人,推窗远望,秋雨初歇,夕阳斜照,山峦新翠,流水潺潺,空气清新,景致迷人。他再也坐不住了,拿上手杖,打开柴门,扑面而来的美景,使他惊喜、陶醉,于是倚在门外,尽情地欣赏起来。拂面而过的秋风,送来了远树上的几声蝉鸣,似说似唱,沁人心脾。渡口之处,寂静无声,只有那迷人的夕阳,徐徐下落,似又恋恋不舍。而一缕炊烟,恰从远处的村落中冉冉上升。正在这时,已经几天没有见面的好友裴迪 (诗人把他比作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接舆,把自己比作是东晋隐士陶渊明),略带醉意,狂歌高唱来到了面前。 在这首诗里,诗人将刻画景物与抒发情感自然而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把田园中常见的景物,通过精心选择的动词,将它们艺术而又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新奇、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图象,以寄寓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借景抒情,情由景出,从而使诗人的情感既含蓄、委曲,不露声色,而又让人处处可感,景景藏情。遂于诵读当中,心领神会。如首联中的“寒山”与“苍翠”,“秋水”与“潺湲”,乍一看来,似觉反常。但诗人着一“转”字和一“日”字,暗示人们这是因为接连几天的秋雨所致。而颈联中的“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当是寻常景物,但诗人用了一个“余”字和一个“上”字将其绾结,艺术地概括和再现了渡口的静谧氛围和村落中的生活气息。这一落一上极富情趣与诗意,遂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诗人于这两联当中插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一联,可谓匠心独运,既写景,又写人,景引出人,人化人景,使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皆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诗人眼中的景象正好与内心向往隐逸,寄情山水,全身避祸,清静无为的心境相吻合。自张九龄罢相,李林甫大权独揽之后,社会现实便日趋黑暗,坏人当道,好人受害,王维的政治理想亦随之破灭了。他既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又自感无能为力,加之思想上长期受老、庄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便自然想到了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这条避祸之途了。因此,当他来到辋川别业,目睹了自然界的山光物态之后,一时情与景谐,物我两忘,隐居之乐,追比陶公。于是“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既表现出对老友到来的由衷欢喜,又强调了五柳先生 (即陶潜) 对自己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来揭示和开拓诗歌的意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的直接反映。特别是“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两联,不仅“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人”,将诗人此时“万事不关心”,追求清静超然,达到物我两忘之境界和盘托出,倍感含蓄、隽永,安逸、悠闲,且耐人寻味,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是一首与友人裴迪酬和之作。辋川,水名,在陕西省蓝田县终南山下,山麓南峣山谷口有宋之问别墅,后归王维,他在这里住了30余年。裴迪,诗人,王维好友,二人同居于辋川,赋诗相酬为乐。这首五律,便是一首诗、人、画、乐完美结合的酬乐之作。 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描绘辋川的晚秋景色,清静幽雅,句中的“转”、“日”、“余”、“上”四字,用得十分巧妙,寥寥20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有动态、动静结合的画图。尤其是颈联二句: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是诗人修辞名句,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清施补华认为写的“确是晚村光景”、“写景须曲有此景” (《岘佣说诗》)。颔联与尾联则专写人,刻画了诗人自己与友人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写诗人自己,柴门之外,依杖临风,听晚树蝉鸣、寒山秋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饶潇洒出尘之致。尾联写友人,以“古今隐逸人之宗”陶潜自况,以“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接舆比裴迪,生动地刻画出裴迪的狂士形象。首、颈二联写景,融情于景,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景物构成一幅静幽和谐的山水画,置人于画图中;写人的两联,触景入情,“柴门”、“暮蝉”、“晚风”、“五柳”,画在人眼里,有形又无形,有声似无声。写景与写人交替行文,构成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艺术氛围,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抒写出诗人的闲适之乐与诗友的真挚情谊,是唐五律中难得的名篇,中间二联尤称绝唱。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3。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4。 【注释】 1.辋川:地名,在陕西省蓝田县。裴迪:诗人,曾与王维、崔兴宗同居蓝田辋川,时相往还。天宝后,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交友。 2.转:一作“积”。当转化、变换讲。 3.墟里:指村庄。孤烟:炊烟。陶潜《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接舆:楚国狂夫陆通,字接舆,春秋楚昭王时人,见当时楚国政治变化不定,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时人称“楚狂”。孔子到楚国,他曾迎车歌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予以嘲讥。事见《论语·微子篇》。此喻指裴迪。五柳:陶潜以五柳先生自况,此为王维自比。 今译 深翠色开始覆盖寒山, 秋水流动得缓缓。 倚杖在柴门外, 晚风里听着鸣蝉。 渡口垂着一轮欲落的红日, 村庄飘着一道直直的孤烟。 恰逢那楚狂士接舆般的你, 醉酒狂歌来到我的五柳门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