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北地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西北地区Northwest Territories,The首府:耶洛奈夫 位置 区花:仙女木 盾徽 地 理 位于加拿大北部,包括哈得孙湾—福克斯湾以西波弗特海以南的大陆地区和位于东面的其他北冰洋水域。面积3426320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34.36%。北面是由成千个岛屿组成的北冰洋群岛,最大的是维多利亚岛和巴芬岛;东部为北极低地;中部由一系列高原组成;西部为气候较暖和的洼地,冰蚀严重,湖泊沼泽星罗棋布。从濒临北冰洋的马更些河三角洲到哈得孙湾的丘吉尔城是一条分界线。其西南是加拿大北方森林;东北是光秃秃的北极地区,多为广阔平坦、排水不良的低地和前寒武纪岩石。 在北冰洋群岛中,面积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8个,其中巴芬岛是英国面积的2倍。东部的岛屿多山,平均海拔1800米~2100米左右,最高峰为埃尔斯米尔岛上的巴博山,海拔高度2616米。大多数东部岛屿终年为坚冰覆盖,沿海有不少雄壮奇美的峡湾。1972年,巴芬岛上建起的北极国家公园不仅是加拿大,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北极公园。由于岛屿周围的海域终年结冰,航行极不方便。夏天昼长夜短,出现极昼;冬天昼短夜长,出现极夜。主要植被是苔原。主要动物有北极狐、北极熊,海洋动物有鲸鱼、海豹和鱼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极群岛上陆续发现铅、锌和油气矿藏,但对这些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已引起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保护者的深切关注。 北极大陆地区由加拿大地盾构成,海拔不高,起伏平缓。大陆上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植被仍是苔原。冬季气温比北极群岛低,夏季气温则较温和。如哈得孙湾以西的贝克湖1月日平均温度-33℃,7月日平均温度11℃。平均降水量235毫米。驯鹿是土著居民主要的自然资源。在20世纪,由于人为猎捕和狼群数量的增加,驯鹿的数量一度急剧减少,致使恩纳代湖地区的因纽特人向哈得孙湾西部地区迁移。到1985年,驯鹿的数量又开始回升。1927年,为了保护麝牛的生存环境,塞隆河地区建立起塞隆野生动物保护区。大陆地区的矿藏资源有镍、金、石油和天然气。 北极大陆地区以西是马更些地区,东起加拿大地盾,分界线边缘两侧各有一个大湖,即大奴湖和大熊湖。该地区平均海拔不高,但西部有些山峰超过2700米。马更些河及其支流流经全境,是加拿大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马更些低地属亚北极北方森林地区,云杉、松、白桦、落叶松和白杨比较常见。冬、夏的温差比其他两个地区都大:1月平均气温-30℃,而7月为16℃。降水量(包括降雪量)也大大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土著印第安人主要以狩猎和捕鱼为生。动物有驯鹿、熊、河狸、麝鼠、狐等,夏季鸟类群集。矿藏有铅、锌、钨、铀等。此外,有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整个西北地区15兆瓦水电资源中10.2兆瓦集中在马更些低地。1922年建立的森林野牛国家公园面积约4.484万平方千米,是加拿大最大的国家公园。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白人首次来到该地区,建立了毛皮贸易站。最初仅局限在马更些低地一带。19世纪晚期,传教团体来到西北地区。到20世纪,联邦政府的代表才在此建立起办事机构。30年代,由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交通的发展,到该地区的白人才逐渐增多。北极地区气候严寒,交通极为困难,毛皮贸易站到20世纪才开始建立起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伊丽莎白女王群岛上才出现永久定居点。 西北地区有64个社区,大多数人口较多的城镇均位于马更些低地。耶洛奈夫是最大的城镇(1.17万人),开始只是一个金矿中心,1967年才成为西北地区首府。史密斯堡人口2460,1967年以前一直是该地区的行政中心,现是该地区的重要城镇。海里弗人口2964,是交通枢纽和渔业中心。伊努维克(人口3389)是西北冰洋地区主要的行政中心和交通枢纽。伊卡吕特是东北冰洋地区主要行政和交通中心。雷伊-埃佐(人口1378)是西北冰洋地区内人。最集中的城镇,也是多格里布人的行政中心。 西北地区人口5.71万,仅占全国人口的0.2%。其中城镇人口占36.7%,乡村人口占63.3%。在西北地区的人口中,58%的是土著人,42%是白人。白人几乎全都集中在马更些低地较大的城镇中。居民中41.4%的人讲英语或法语以外的其他语言,这充分体现了该地区土著文化的多元性。加拿大因纽特人的2/3居住在西北地区,并且全都居住在北极地区。在马更些低地地区有为数众多的印第安人文化群,总人口达1.1万,其中包括混血人种(2600人)。白人、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生活中日益活跃,并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由于人口密度低,对外政策和经济状况直接影响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减。1967年,地区行政中心从渥太华迁至耶洛奈夫,再加上矿产资源的开发,人口增长迅速。出生率28.4‰,在全国名列前茅,加重了就业的困难。 历 史 公元1000年左右,格陵兰岛上的居民维金人首次到今西北地区考察。1576年,第一位欧洲人M.弗罗比歇到达西北地区。1789年,A.麦肯齐从阿萨巴斯卡湖上的奇珀怀恩堡出发探险,到达马更些河的河口地区。随后不久,毛皮贸易站便沿着A.麦肯齐探险的路线以及马更些河流域建立起来。此后,人们经过多次探险终于找到横穿极地的西北通道,并在20世纪初完成对该地区的探险。 毛皮贸易站和以毛皮贸易站为中心的居民定居点的建立较晚,所以19世纪晚期才在沿马更些河一带的毛皮贸易站出现传教组织。20世纪初,联邦政府的一些机构才在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的定居点开始工作。由于马更些河地区资源较其他地区丰富,通往马更些河的交通也较为便利,马更些河低地的人口增长较快。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无人区飞行器械的改进,前往马更些河低地甚至北极大陆地区的人员迅速增加。但矿产的开发仍局限于马更些河流域。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社会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西北地区得到巨大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冷战中,一些军事设施如机场、雷达站等逐渐建立起来。随着北极气象站的建立,伊丽莎白女王群岛上出现定居点。1953年,联邦政府增设北方事务和国家资源部(即现在的印第安事务和北方开发部),医疗设施、住房、教育条件和交通通信得到巨大改善,政府机构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采矿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以及就业机会的需求,该地区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著居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政 治 政权机构 由专员、行政委员会和立法议会组成。政府 从190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行政管理一直由联邦政府任命的一名地区专员和一个委员会负责。委员会全体成员都是常驻渥太华的政府高级官员。自1951年起,委员会逐渐增加选举产生的委员。到1975年,委员会所有成员均由选举产生。1963年以前,专员由联邦政府负责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副部长兼任。1964年才任命专职的地区专员。1967年,地区政府迁至耶洛奈夫。现在的地区行政长官由联邦政府任命,并在联邦政府印第安事务和北方开发部长的指导下工作。地区行政委员会主席由行政长官兼任,成员由地区议会推选产生。 西北地区历任总督及专员
议会 由24名成员组成,通过选举产生。议会大多数成员是土著居民代表:因纽特人8名,德内人4名,混血种人3名,非土著居民9名。在联邦参议院有1个席位,众议院有2个席位。 司法机构 由上诉法院、最高法院、地区法院等组成。上诉法院由18名法官组成,法官由总督任命。其他法院的法官有2名驻耶洛奈夫的最高法院法官、26名来自其他省的法官、5名地区法官和驻各个定居点的108名治安法官。法官由专员根据地区司法委员会的建议任命。法庭设在耶洛奈夫,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判案。 西北地区可分为5个地方政府管理区:史密斯堡地区、伊努维克地区、基韦廷地区、基蒂克密欧特地区和巴芬地区。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教会机构提供。1954年,联邦政府成立北方保健服务机构,使该地区的医疗设施与加拿大其他地区同步发展。地区政府也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医院和牙科保健中心在耶洛奈夫、海里弗、史密斯堡、辛普森堡、伊努维克等地建立起来,全地区共有40多个保健站。 现西北地区在政治上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土著居民的领土要求,二是西北地区的地位问题。德内人、因纽特人和混血种人强烈要求对本民族居住的土地拥有主权。尽管德内人过去曾与联邦政府签订过协议,但他们仍然提出领土要求。1966年以来,联邦政府大力支持西北地区政府的建设,促使它成为名副其实、享有省级权限的地方政府。但是,联邦政府仍保留对该地区资源税收的控制,地区政府在财政上仍依赖联邦政府。1982年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居民赞成将西北地区一分为二。1985年,新保守政府批准将西北地区分为两个独立的行政地区:因纽特人为主的东部努纳维尤特地区,由德内人、混血种人以及部分因纽特人和白人组成的西部地区。该计划在两个新地区的具体分界上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1987年,双方达成初步协议,但在最后付诸民意测验前又出现分歧。此外,西北地区准备通过立法,使英语、法语和土著民族的语言均成为该地区的官方语言。 经 济 经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毛皮贸易现已无足轻重,商业性捕鲸在20世纪初也几乎停止。从30年代起,矿产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1992年矿产总值6.53亿加元。除服务业外,其他经济活动均大大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区。 马更些低地曾进行过农作物的种植试验,但由于市场需求量小,夏季常出现干旱气候,农业生产条件差,并且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从加拿大南方购进农产品已很便宜,因此,并不大规模发展农业,仅在海里弗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商业农作物种植园。 大约有2000人从事采矿业,占整个地区劳动力的15%。1985年金属采矿产值7.22亿加元,其中锌占60%,铅占8%,金占26%,银占1%,钨占5%。在1986年因钨价格太低而关闭该地区的钨矿以前,西北地区的钨矿产量占加拿大钨矿产量的100%。1985年以前仅在诺曼韦尔斯有石油生产,最近原油生产从日产3000桶迅速上升到日产2.5万桶,并通过输油管向南输送到艾伯塔。卡梅伦岛上本特霍恩生产的原油通过油轮运往蒙特利尔。随着原油价格不断回升,90年代,西北地区开发了伊丽莎白女王群岛、戴维斯海峡和巴芬地区的石油资源。 狩猎在西北地区的居民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人都持有狩猎许可证,其中部分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肉类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1974年以来,西北地区政府积极支持居民建立户外狩猎帐篷进行狩猎。1984年~1985年,该地区毛皮产值达330万加元。大奴湖地区规定每年的捕鱼量限107万千克以内,大熊湖则限于娱乐性捕鱼。1985年~1986年,马更些地区木材生产量7000立方米,其中板材3.73万立方米,燃料用材3.23万立方米,原木839立方米。 旅游业日益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随着马更些公路系统和西部登普斯特公路的完善,到西北地区观光的旅游者也越来越多。有3个国家公园,其中纳汉尼国家公园在1979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在过去20多年中,政府大力发展当地民间手工艺产业,年产值现已达到数百万加元,约有1/6的人口从事手工业,因纽特人的印刷和雕塑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许多居民区已成为主要的就业机会。地方合作社有成员5000人,主要从事旅馆、餐馆、零售商店等各种服务。 由于冬季漫长而又严寒,且交通运输极为困难,取暖费用成为当地居民生活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燃油和火电是主要的能源,绝大多数地区几乎没有水电。90%的电力靠加拿大北方电力委员会提供。北方地区电力装机容量161兆瓦,其中115兆瓦为火电,46兆瓦为水电。现仅有大奴湖南北和特温峡上建有水电站。1992年全区发电量达581兆瓦。 尽管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但交通运输相对较为发达。夏季马更些河可以通航,海里弗和马更些河口均设有现代化的拖船和驳船港口。东部地区有通往丘吉尔、蒙特利尔和哈利法克斯的航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原来有限的公路得到极大的发展,一直延伸到马更些低地。公路总长2200千米。马更些和耶洛奈夫的公路已与艾伯塔省西北的公路网连接起来。1984年通车的利亚尔德公路将辛普森堡与阿拉斯加公路连通。登普斯特公路使马更些河三角洲地区的居民能乘车前往育空地区的道森,甚至到达北冰洋沿岸地区。现在,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所属的皮斯河铁路是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全长696千米。但是,在许多地区飞机仍然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全区共有184个航空服务点,其中14个得到加拿大交通部门的批准。几乎所有的居民点都有这种航空服务点,不定期的小型飞机可以飞往区内的任何地方,远至北极地区。1985年西北地区消耗的总能源中18%用于飞机和涡轮机的燃料。 文 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教育主要由教会承担。1959年,联邦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969年以后又移交给地区政府。全区现有各类学校72所,教师770人,学生1.33万人。教学设施先进、完备。初级学院和职业培训通过各种渠道遍及全地区,目标是培养该地区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此外,地区政府还通过推广土著居民的语言、吸收土著人士参加教育委员会等形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的教育事业。 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西北地区的土著文化也得到发展。政府一方面积极扶持地方手工艺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邀请德高望重的土著人士到学校讲课。不少居民区已建立起土著语言中心,土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 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北极冬运会吸引了许多来自本地区、育空地区甚至阿拉斯加的运动员前来参加丰富多彩的土著居民传统项目的角逐。威尔士王子北方遗产中心的博物馆和档案馆是西北地区的资料、信息和研究中心。 定期发行7种周报,耶洛奈夫设有出版机构。1958年,加拿大广播公司专门设立北方广播部,以满足西北地区土著居民和非土著居民的需要。除英语和法语外,电台还用10种土著语言和方言进行广播。由于转播站、微波通讯和卫星通讯站的发展,现在,最边远的地区也能接收到广播和电视节目。1982年以来,商业电视广播日益活跃。现有3家电视台,2家设在耶洛奈夫,1家设在伊卡吕特。电话和电报已普及到各个居民区。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西域史地论文资料索引/唐代长安词典/陕西五千年/宁夏古代历史纪年/宁夏近代历史纪年/当代宁夏纪事/甘肃省志:大事记/甘肃新县志便览/青海历史纪要/新疆纪事 ☚ 黑龙江近代历史大事记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 ☛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属兰州军区防区。本区地处祖国西北边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历来是帝国主义者侵略、掠夺和企图分割占领的重要地区。加强西北地区建设,对于开发资源,巩固边防,具有重要作用。本区边界漫长,地幅辽阔,纵深广远,地形复杂,西北边境地区山高坡陡,雪峰连绵,交通不便,便于重点防守,东部靠近内地,便于后方支援。天山、祁连山等,是纵深的重要依托,便于屯兵储物和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民战争。额尔齐斯河谷、塔城盆地、伊犁河谷,地形起伏不大,交通方便,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敌入侵,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