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部言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部言语

人们对自己发出的、 不起交际作用的言语。 包括两种: 一种是扩展的, 一种是简化的。 扩展的内部言语, 即不发出声来的自言自语, 当时可能有压低了的发音器官的动作, 有人认为, 这种动作只不过是由于惯性引起的神经反射的痕迹,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简化的内部言语不是减去声音的外部言语,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与外部言语相比,简化的内部言语在结构上是不连贯的, 残缺不全的,用词量大大减少, 句法极度简化, 以压缩的形式来体现思维。 由于声音和句法的作用都降低到最低限度,意思在内部言语里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有人认为存在各种类型的思维, 有在语言基础上进行的思维, 也有不是在语言基础上进行的思维, 简化的内部言语所表现出的不连贯性和压缩性, 可以用各种非语言思维形式在思维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来解释。

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neibu yanyu

非交际性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活动,为自己所用的言语。它有两个特点:
❶语音发音的隐蔽性。在我们思考问题时,虽没有发出思考的外显的语音,但却进行内隐的发音反应,言语器官的肌肉组织仍在活动着。
❷言语结构的片断性和简略性。即言语高度简缩和概括,常常省略句子的大量成分,只剩下主语和谓语。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戈茨基最先用“内部言语”来描述这种言语现象。他认为,内部言语的发生是由外部言语的逐渐压缩和内化而产生的,是个体把内部的思想转化成扩展的言语结构即外部言论的中间环节。因此,它既不同于思想,也不同于外部言语。维戈茨基还指出应区分词的“意义”与“意思”。认为词的“意义”是包含在词中,并反映外界客体及其联系的系统,而“意思”是存在于个体思想中的主观的东西,已带有个人的动机、意图和需要。而内部言语则是把内部主观的意思转化为外部扩展言语的意义的机制。

☚ 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

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neibu yanyu

系非交际性言语。言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既无声音,也无字形作为物质外壳,不具有交际功能,只为自己所有,与个人的思维活动有直接联系,具有自觉的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它有两个特点:
❶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可记录到发音器官的肌电活动,但没有外显的语音。
❷言语结构的简缩性和片断性,即语句高度简缩,以谓语性句式为主。前苏联心理学家л.C.维果茨基最先用“内部言语”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言语现象。他认为内部言语的发生是由外部言语的逐渐压缩和内化而产生的,它是个体把内部思维转化为扩展的言语结构即外部言语的中间环节。因此,它既不同于思维,也不同于外部言语。维果茨基还指出,应区分词的“意义”和“意思”,认为词的“意义”包含在词中,并反映外界客体及其联系的系统,而“意思”是存在于个体思维中的主观的东西,带有个人的动机、意图和需要。根据这种观点,内部言语则是把内部主观的意思转化为外部扩展言语的意义的机制。内部言语在幼儿期开始形成。

☚ 言语   外部言语 ☛

内部言语

运用语言思考问题的过程。不起交际作用。由外部言语内化而成,具有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言语活动的片断性和简略性等显著特点。

内部言语

internal speech

内部言语inner speech

非交际性、对自己发出的、进行思维或筹划行动时的言语。主要特点:(1)片断性和简略性,即内部言语只包含有声言语中的一些片断,省略了句子的活动成分。(2)发音隐蔽性,即言语器官的活动很微弱,几乎不出声音,但言语器官的肌肉仍向大脑发出动觉刺激,成为思维进行的一种可能的支持力量。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通过内化而形成的。内部言语的主要功能: (1)它与抽象思维有更多的联系,主要执行自觉的分析综合的机能; (2)它与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有更多的联系,主要执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功能。

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internal speech

非交际性的、对自己发出的、进行思维或筹划行动时的言语。有两个明显特点:(1)片断性和简略性,即内部言语只包含有声言语中的一些片断,省略了句子的大量成分。(2)发音隐蔽性,即言语器官的活动很微弱,几乎不出声音,但言语器官的肌肉仍向大脑皮层发出动觉刺激,成为思维进行的一种可能的支持力量。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通过内化而形成的。内部言语具有和外部言语不同的机能:(1)它跟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主要执行自觉的分析综合的机能。(2)它跟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有更多的联系,主要执行自觉的自我调节机能。

☚ 内部效度   内省法 ☛
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inner speech

与“外部言语”相对。言语的一种。非交际性言语,即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思考问题时用来支持思维活动的一种言语,或者说是一种不出声的自问自答的言语形式。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言语虽不直接用来与别人交际,但它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内部言语的特点是隐蔽性和策略性。

☚ 书面言语   语音 ☛
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

亦称“无声言语”。与“外部言语”相对。言语的一种形式。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早使用。指在个体思维活动过程中伴随的、不出声的非交际言语。其特点是: (1) 能够配合和促进思维活动的有效进行;(2) 内隐性,即不发出声音;(3) 言语结构不定型,高度简缩,主要是谓语式的,往往不连贯、不完整、不受语法规则的约束,词句的随意性较大。

☚ 外部言语   口语 ☛
000006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