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预防与护理
褥疮是身体受压部位持续受压过久,血液流经皮肤及皮下脂肪时,被超过毛细血管压(30~40mmHg)的持续压力所阻断,局部血运障碍,使总组织压明显增加,毛细血管内液体滤出,导致组织水肿及自溶,加上无氧代谢废物的积聚,最后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褥疮多发生于病情危重、年老体弱、营养状态不良、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或坐轮椅不能自行活动的病人。凡支撑身体而又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突部,都是褥疮的好发部位,如尾骶部、股骨大粗隆、足跟、内外髁、耳廓、枕部等处。引起褥疮发生的因素有多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压力、剪力、摩擦力及潮湿。压力的大小和加压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压力(单位面积承受的力)越高,产生组织坏死所需的时间越少。压力作用的关键时间,是在受压后1~2小时的范围内,超过此时间,就发生不可逆改变,而间歇解除压力,可以避免产生这种不可逆的改变。
床头抬高使身体滑下时,两层相邻物质表面间的滑行产生剪力作用,加上床面的磨擦力,可造成尾骶部血栓形成和真皮损害。相接触的两个表面相对移动时产生磨擦力,可磨去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加速溃疡的发生。粪便、尿液的污染,或出汗等造成的潮湿刺激,使皮肤被浸软,抵抗力降低,促使褥疮形成。根据褥疮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将褥疮分为四期:
(1) 瘀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后,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表皮各层中有急性炎症反应,伴有不规则的、界限不清的软组织肿胀,硬结及发热,局部表现红、肿、热、麻木、触痛。这些改变是可逆的。
(2) 炎性浸润期: 炎性及成纤维细胞反应通过皮肤扩展至皮下组织,局部红肿部分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变为紫红色,常有水泡形成,有疼痛感。
(3) 浅层溃疡期:主要为全层皮肤缺损,病变侵入皮下脂肪,并有广泛潜行损伤。表皮水泡破溃后局部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创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的真皮组织。
(4)坏死溃疡期:感染向周围和深部组织扩展,病变穿透深筋膜,侵犯肌肉层、骨胳和关节,露出韧带,脓性分泌物多,坏死组织呈黑色,有臭味,可脱落。
对于卧床病人,褥疮是一种威胁较大的并发症,由此继发的脓毒败血症,常是病人致死的原因。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以避免发生褥疮,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是预防褥疮最重要的方法。最简单、最常用的压力解除法是给病人翻身,经常改变卧位姿势,使各骨突部轮流承受身体重量。鼓励和帮助病人经常翻身,至少每二小时一次。翻身时应将病人的身体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在床面上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翻身后用枕垫稳定位置,维持病人的舒适卧位。骨突处可垫海绵垫、软棉垫、软枕或充气2/3的气圈,或使用毛皮垫、气褥、气垫。使用夹板或其它矫形器械的病人,应经常观察和听取病人反映,随时适当调节松紧,并加上松软的衬垫。为防止剪力,床头不应抬高,如需抬高,要用枕垫大腿下屈髋30°;坐轮椅时须坐直。
加强皮肤护理,对容易发生褥疮的病人,每日早、晚及每次翻身后检查骨突受压部位,经常用温水擦澡、擦背或用热水行局部按摩,并用50%酒精或红花酒(红花15g、当归15g,赤芍12g,紫草9g,加60%酒精或白酒500ml浸泡4~5天)按摩全背或受压处,以促进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按摩时手掌紧贴皮肤,大鱼际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作环形按摩,避免过度的摩擦。如局部已出现早期症状,不宜施重压,可用拇指指腹作环形动作,自近褥疮处向外按摩,并增加按摩次数。如病人不能翻身,可将手伸入体下,轻轻按摩受压处。保持病人衣服、床单、被褥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被子要松软。病人皮肤应清洁干燥,无粪便污染和汗液浸渍,防止皮肤被浸软。不可使用掉瓷的便盆,消瘦病人应于便盆上垫软垫,以免皮肤擦伤。
褥疮多发生于负氮平衡的病人。对体质消瘦和全身营养差的病人,必须加强支持疗法,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尤其维生素C有助创面愈合作用),注意调配食物,促进食欲; 鼓励病人多进食,以逆转蛋白代谢及促进伤口愈合,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如不能经口摄取充足的营养,可采取胃肠道或静脉高营养疗法。
病人发生褥疮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解除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病情许可时,应增加翻身次数,加强局部按摩。如已形成溃疡继发感染,除加强护理及全身支持疗法外,应采取药物治疗及理疗等。
各期褥疮处理方法如下:
❶受压部位皮肤红肿淤血时,可增加红花酒精按摩次数,也可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湿敷,或涂以复方安息香酊。同时要及时除去致病原因,解除压力,在受压部位垫海绵垫或软棉垫。
❷红肿范围扩大并有水泡及压痛时,应以无菌操作法抽出泡中液体,表面涂复方安息香酸酊或2%甲紫溶液,同时可配合紫外线照射,使其干燥结痂,并覆盖无菌敷料,避免继发感染和继续受压。
❸水泡破溃感染并有组织坏死者,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应同时进行。创面有渗出物或脓液时,应清除创面坏死组织,选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或攸琐溶液等清洁创面;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结果,选用抗生素、紫草油、玉红膏外敷。分泌物多者,增加换药次数。
❹坏死溃疡期褥疮溃疡面较大,或因压力梯度现象在皮肤上开口很小,而下面覆盖着大量的潜行破坏,甚至达骨膜或关节腔。应用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创面,尽量清除可以加重感染、延缓肉芽生长及阻碍愈合的失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创面长期愈合不良者,可用中药生肌橡皮膏或生皮粉外敷,必要时行植皮或转移皮瓣手术。
❺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 紫外线透入组织很浅,适用于第一期褥疮。有消炎、止痛、促进上皮生长和组织再生的作用。红外线能透入组织深部,适用于深部溃疡,其温热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使代谢旺盛,改善组织营养。但创面面积大,且体温高于38℃的病人不宜采用。
❻在褥疮发生的全过程中,可配合应用艾灸,以促使创面干燥和血液循环旺盛。灸时艾条火头距创面约3cm,以病人有温热感或轻微灼热感为度。每次熏灸10分钟,可随时了解病人感觉,及时调节距离,避免烫伤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