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流通的经济效益
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劳动耗费和占用与获得的经营成果之间的对比。它从不同角度分为两个层次的涵义: (1) 指物资流通的宏观效益。这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和全社会范围内物资流通的总体效益。它主要从流通时间、物资和资金周转速度、物资资源与需要之间的平衡衔接、物资流向和使用方向等方面综合反映出来。(2) 指物资流通的微观效益。这是流通部门和生产经营者在物资流通的微观活动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它从物资流通过程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消耗、完成物资流转量、物资周转期、物流成本和盈利水平等方面综合反映出来。上述物资流通的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宏观效益要通过物资流通的微观活动来实现; 微观效益要通过物资流通的宏观指导来实现。但是,两者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如对物资流通的宏观管理过死,挫伤物资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就会妨碍微观效益的提高; 相反,如某些物资经营单位为了增加其营业额和盈利而增加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和抬高物价,就会使社会总体效益受损。因此,物资流通领域内,应当实现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局部效益与总体效益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