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袄读音·iao(-),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於乔切,平,宵韵。 上一条: 妖 下一条: 𫎕 袄读音·ao(ˇ),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乌皓切,上,皓韵。 上一条: 夭 下一条: 襖 ![]() ![]() ![]() ![]() ![]() ![]() ![]() 袄襖ǎo有衬里的中式上衣 袄ǎo袄襖有衬里的中式上衣:夹~丨棉~丨皮~。 袄ǎo有衬里的中式上衣:夹袄|小袄。 袄ao短袄 夹袄 棉袄 皮袄 袄子 破袄子 袄ǎo(~儿)有里子的上衣:(凤姐)穿着桃红撒花~,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六·140)这是两个茧绸,作~儿裙子都好。(四二·960)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襖子 > 襖 襖 ǎo 即襖子。 袄襖ǎo有衬里的上衣。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拆~,出珠授之。” 袄yaoB56E 袄*襖aoB0C0 袄子 袄子袄(夹袄;夹袄;棉~;皮~) 夹袍 袷澳 ☚ 长衣 袍子 ☛ 奇异的事物 奇异的事物怪(怪物;水~) ☚ 旧的事物 难得的事物 ☛ 袄ǎo即“袄子”。唐韩愈《崔十六少府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新唐书·南蛮传下》:“每节度使至,诸部献马,酋长衣虎皮,余皆……锦缬袄、半臂。”《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宝玉坐在床沿上,褪了鞋,等靴子穿的工夫,回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绫袄儿,青缎子坎肩儿。” 袄 袄有衬里的上衣。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 ☚ 裘褐 襦 ☛ 袄 袄一种长度介于襦和袍之间的上衣。据文献记载,先民最早的服装,是以短衣加围裳的形式出现的。随着深衣的出现,襜褕、袍、衫相继出现,穿长衣者日益增多,但短衣仍为人们所穿着,尤其是妇女,一般在重大典礼时穿长衣,平时居家则着短衣。至于身份低微的劳动妇女,几乎终年穿着短衣。短衣之中,最常见的是襦。襦的长度,通常仅至腰部,故有“腰襦”之称。然而,除短襦外,还有一种长襦,较腰襦为长,又较长袍为短,介乎袍、襦之间。为与袍襦相区别,它取名为“袄”。袄的形制没有定式,有的用宽袖,有的用窄袖;有的用对襟,有的用大襟,有的下长至胯,有的下长及膝。与袄相配,下身一般仍穿长裙,腰襦则被掩住。历史上,穿袄以明清时期最为流行。 ☚ 袍 襦 ☛ 袄襖ǎo有里子的中式上衣。如:夹袄,棉袄,皮袄。 袄(襖)ǎo(有里子的上衣) a short Chinese- style coat or jacket;fur garment:棉 ~ a cotton-padded jacket; 袄襖ǎo(9画) *袄(襖)ǎo9画 衣部 有里子的中式上衣: 夹~|皮~|棉~。 袄襖★繁◎常★常◎异ǎo襖,形声,从衣,奥声,本义为御寒的皮衣,引申为有衬里的上衣。明代俗字、《手头字》、《简化字表》把“襖”简作“袄”,音符改为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