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痕陈旧度测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痕陈旧度测定

血痕陈旧度是血痕形成后经过的时间限度。测定血痕的陈旧度在某些案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具测定方法主要是对血痕成分的变性、血清氯的渗润程度以及血痕物理性状的变化作粗略的估计。血清的氯渗润到血痕外周,可用硝酸银试剂测定氯渗润的范围,推断血痕经过时间。从血痕的血型抗原性丧失。可推断血痕经过时间,如ESD、 GLO-l活性存在,则血痕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从血痕的溶解度可推断血痕时间,新鲜血痕易溶于水和其它溶剂。血痕的颜色变化也可以推断时间,新鲜血斑呈暗红色,逐渐变为褐色,在弱阳光下数周后呈灰色;在宝内数年仍呈褐色。

血痕陈旧度测定

血痕陈旧度测定

血痕的陈旧度或形成血痕的时间测定在某些案件中,其重要性不亚于血型之测定。例如原告交出的染血衣物若与案件发生时间不一致,便可否认它与案件的关系。在嫌疑凶器上的血痕陈旧度也有同样重要意义。测定血痕陈旧度主要依靠各种血液成分的变性和血清氯渗润基质的宽度等,这些指标,除受时间推移的影响外,还受许多因素(如热、阳光、水洗、腐败等)的影响,故一般只能作粗略的估计。
血清氯的渗润 血痕中的氯随时间经过,逐渐向纸及布基质周围渗透,可用硝酸银测定氯渗透的范围,从而推断血痕经过时间。试验时,取1%硝酸银加数滴浓硝酸,血痕浸入3分钟,再用1%HNO3洗3次,每次2分钟再用水洗,再加碱性福尔马林液浸之,可见血痕周围有黑色的氯化银析出,测量黑色斑痕的宽度。室内保存的血痕纸,其黑色斑宽度如下:1~3日1mm,15~30天2~2.5mm,1~3月3mm,6~12月4~5mm。湿度高可促进血痕氯向基质渗透,而与温度及阳光作用关系不大,有汗液浸渍的布上的血痕反应不明显。
颜色变化 一般,新鲜血痕暗红色,浸出液在镜下可见红细胞,经过一定时间,红细胞逐渐变形破坏,颜色由暗红色→红褐→褐色→带绿褐色→黄色→灰色。乃因血红蛋白变为正铁血红蛋白,再变为正铁血红素。在非直接阳光下,放置数周至月余的血痕,保持红色至红褐色。数年变褐色以至灰褐色。在弱阳光下,数周后呈灰色。在阳光直射下,数小时即呈灰色。
溶解度 血痕随时间经过,溶解度逐渐变弱,据此也可推断血痕的陈旧度。
❶以亚砷酸(1:120)作溶剂。新鲜血痕数分钟内溶解; 1~2天血痕15分钟; 3~8天血痕30分钟; 2~4周血痕1~2小时; 4~6个月血痕3~4小时;1年或年余血痕4~8小时。
❷以水作溶剂。新鲜血痕很容易溶解;2~3天血痕较难溶; 2~3周血痕,甚难溶。
❸其他溶剂。2~3周血痕可溶于2%氢氧化钾;1个月血痕,可溶于15~20%氢氧化钾; 极陈旧血痕,要在浓盐酸,浓硫酸中才能溶解。
分光光度计测定法 陈旧血痕因其中血红蛋白发生改变故浸液的吸收光谱也发生改变。在可见光部分的光密度(541、577nm)经2个月便减少,在紫外区(275、345nm)到1~2个月也减少,吸收峰移至短紫波区。在近紫外区,1个月内光密度就减少,吸收光谱完全移向短紫波区则在3年以后。斑痕暴露于室内比放置于暗处更快发生这些变化。
其他方法尚有白细胞过氧化酶的检查,血痕的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定性及定量测定,血清蛋白质变性程度(免疫电泳法)的测定,抗原抗体活性(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的测定,以及红细胞酶活性降低率的测定等。

☚ 出血量测定   血痕性别测定 ☛
000078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