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神经元
副神经元(Paraneuron)是指某些与神经细胞相似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合成与神经递质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或合成有激素作用的多肽或蛋白质,于受适宜刺激时将这些物质释放到细胞外,起类似于神经递质或激素的作用。这个概念是日本学者藤田(1975,1979)提出的,他不赞同Pearse (1966)提出的APUD细胞系统(见APUD细胞系条)的见解。副神经元应具有三个特点,即细胞内含有与神经分泌和(或)突触小泡相似的颗粒或小泡; 细胞能合成和贮存与神经递质或神经分泌相似或相同的物质; 细胞受适宜刺激时释放分泌物。副神经元的概念现已为一些学者引用,但未得到广泛承认。
这些细胞大多伸出突起或有纤毛或微绒毛感受特定的刺激。藤田根据细胞的形状,将属于副神经元的细胞概括为五类:
❶双极副神经元:包括嗅细胞、味蕾的味细胞、视网膜的视细胞、松果体细胞、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暴露型)、呼吸道和肺的内分泌细胞和表皮的Merkel细胞。低等脊椎动物的松果体细胞为双极细胞,哺乳类的为多突细胞,故将它们列入此类;
❷多极副神经元: 包括肾上腺髓质细胞、节旁体细胞、腺垂体细胞、甲状旁腺细胞、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和胰岛细胞;
❸盘状副神经元: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隐蔽型);
❹圆形副神经元:肥大细胞;
❺树突形副神经元:包括黑色素细胞和低等动物的肥大细胞。列入副神经元的细胞大多符合上述三个特点,但有些细胞的分泌物尚未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