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血泪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血泪仇 血泪仇十三场秦腔剧。马健翎编剧。作于1943年。新华书店1949年出版。写河南农民王仁厚在斗争中觉醒的故事。善良、耿直的农民王仁厚的儿子被抓去当壮丁,儿媳又惨遭国民党兵杀害,老伴愤而自尽;他怀着深仇大恨,携着女儿和孙子投奔解放区,在边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怀下提高了觉悟,参加到捍卫边区的斗争中去。在他的争取和教育下,在敌军当兵的儿子回到人民的队伍,全家开始了新的生活。剧作通过王仁厚一家前后的遭遇,控诉了国统区的黑暗,歌颂了解放区的光明。作品人物众多,集中表现了中国农民备受苦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情节曲折,人物命运发展起伏,具有强烈的故事性,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 逼上梁山 三打祝家庄 ☛ 血泪仇 血泪仇三十四场歌剧。马健翎著。1943年9月西安西北新华书店初版。1943年10月太岳新华书店初版。 ☚ 候光 江南之春 ☛ 血泪仇 血泪仇三幕十七场新型秧歌剧。马健翎原著。颜一烟、端木炎改编。黄准等配曲。1946年7月作于大连。1946年8月15日大连新生时报社出版。新演剧丛书创作之三。1946年4月大连大众书店初版。1947年1月东北书店初版; 1949年2月中原新华书店初版;1946年6月香港北方出版社一版。附曲谱55首。 ☚ 保卫我们的好光景和改造懒婆 一家人 ☛ 血泪仇 血泪仇大型歌剧。马健翎著。作者以1943年河南某地农民王仁厚一家三代人颠沛流离和家破人亡的悲惨生活遭遇,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在中国农民身上所造成的深重灾难,表现了压在人民心头的血泪深仇,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黑暗,表明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幸福生活和光明前途。王仁厚一家六口,由于苛捐杂税的重重盘剥已经到了饥寒交迫的绝境,大儿子王东才被抓去当了兵,儿媳被强奸致死,老伴在逃难的路上含恨而死。他带着十二岁的小女儿和七岁的小孙子逃到边区 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此时。他的儿子王东才在威胁利诱下,潜至边区进行破坏和暗杀活动。他投毒下井,差点毒死了自己的妹妹和儿子,而他拦路抢劫要杀害的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严酷的现实终于使王东才清醒, 毅然报名当了八路军。作者充分利用了传统戏曲的长处,向观众展示了相当宽广的社会生活画面。全剧共三十场,剧中人物近五十个,既有国统区又有解放区,借助于秦腔粗犷、激昂的艺术特点,演出了一场迭荡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是作者在探索改革秦腔,创造新型的民族歌剧方面的一个突出的成就。 ☚ 同志,你走错了路! 重庆二十四小时 ☛ 血泪仇大型歌剧。作品通过一家三代人的遭遇,写出了广大农民对国民党反动派饱含血泪的深仇大恨。剧情爱憎分明,效果强烈。作者马健翎、颜一烟、端木炎,创作于1943年。1946年由大众书店出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