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四变
语出皎然《诗式》。 他指出从诗经的风雅之后,“泊西汉以来,文体四变”。他认为西汉李陵、苏武(苏、李的诗系伪托)是创作完整的五言诗的开始,他们的创作“天予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 作用,指艺术构思的功力。他认为苏、李的诗未经过人的著意构思,脱口成章。这是所谓诗体的“一变”。后来,古诗“《十九首》辞义精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盖东汉之文体”。 这是诗体的“二变”。齐梁诗讲求声律、偶对、辞藻,为诗体的“三变”。 至唐,近体诗出现,格律严整,“声律风骨始备”(殷璠语),为诗体之“四变”。皎然重视诗体的历史发展,研究不同时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其目的在于“将恐风雅寝泯,辄欲商校以正其源”。 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皎然主要著眼于诗歌形式的变化,对于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对于诗歌内容的变化重视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