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藏经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藏经殿

藏经殿

位于衡山祥光峰下,始建于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原名“小般若禅林”。后因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经》一部,改名藏经殿。明万历年间,寺毁于火,藏经也散佚。明末改名祥光寺。清初又称普光殿。现殿为1933年重建,绿琉璃瓦红墙,单檐翘角,庄严端丽,朴素淡雅。殿中原有佛像毁于“文革”,现供奉的卢那佛像,铜铸镀金,高1.32米,重256公斤,系泰国华侨1982年捐赠。楼上藏经阁,为过去收藏《大藏经》处。殿周古木参天,其中一株高五丈余的白玉兰,树龄在五百年以上,春日花开,香飘数里。遍地奇花异木,尤以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三树最奇。树间多鸟,自祝融峰下行至此,始闻鸟鸣。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殿西石岩上有念经台,据《南岳志》记载,为明弘治年间豆儿佛念经成佛处;后来无碍和尚承其衣钵,在此修成正果。殿前右侧一片原始次森林,称无碍林。藏经殿之秀,为南岳风景“四绝”之一。

☚ 祝融峰   水帘洞 ☛
藏经殿

藏经殿

位于南岳祥光峰下。始建于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568),原名小般若禅林,为六朝慧思和尚道场。后因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故改名“藏经殿”。现建筑为1933年重建。为宫殿式结构,石柱矗立,碧瓦丹甍,富丽堂皇。殿的周围,佳木葱茂,浓荫蔽日。据植物学家考察,藏经殿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有植物品种500余种。殿后一株500年的白玉兰,径粗尺余,高达两丈。殿右坡下无碍林中,有3株有趣的宝树: 一株金钱柳,盛夏开黄花,果若串串铜钱,故称“摇钱树”; 一株“连理枝”,学名短柄青钢,枝干外长,又屈曲回来,与母枝相连,人们取“在地愿为连理枝”之意来象征坚贞的爱情; 还有一株为“同根生”,因一蔸根上长出青刚树与山毛撑两种不同的树而得名。此外,附近还有大片古林,枝干蟠曲,颜色苍老,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加上花草石木之间,山溪曲水,蝶鸟飞鸣,使藏经殿更显秀美幽深。藏经殿附近名胜古迹很多。殿后约百步,为古华居,铁瓦石墙,精美坚实。殿后左前方,是梳妆亭,相传为明桂王的母亲陈太妃整妆的地方。殿对面马鞍山,有允春亭,可供游人远眺和休息。

☚ 上封寺   方广寺 ☛
藏经殿

藏经殿

位于衡山风景名胜区岳林乡西南,居祥光峰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朝陈光大二年 (568) 由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创建,初名小般若禅林。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故改现名。明末清初曾更名祥光寺、普光殿。1934年重修。1982年维修。占地面积489平方米。坐东朝西,砖木石结构,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四周回廊。门匾额刻“藏经殿” 三字。殿内正中石柱镌联: “我佛所宗真如贝叶; 众经之长妙法莲花。”上供鎏金铜佛一尊,高1.32米,1982年由海外华侨佛教徒捐赠。殿右有香积厨、古华居,均为石墙铁瓦。殿前有石板小径通往灵田、青龙洞、白虎泉、梳妆亭、钓鱼台、美人池、允春亭、水月寺、老龙池。每当秋夜,萤虫聚舞灵田,飞光如烛,可照见老林古殿的轮廓,疑似 “鲁殿灵光”,人们又称之 “萤火虫朝圣”。祥光峰麓土厚水深,温度适宜,茂林深处古木阴森,藤萝交错,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阔叶混交的原始次生林带,植物品种达500多种,有大白玉兰、云锦杜鹃群、无碍林、连理枝 (短柄青冈)、同根生、摇钱树(金钱柳) 等奇景。藏经殿别致严谨,朴素淡雅,宛如镶嵌在含翠欲滴丛林中的一颗秀丽明珠。“藏经殿之秀” 为南岳风光“四绝”之一。

☚ 天柱峰   老龙池 ☛
000149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