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蕨类植物新分类系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蕨类植物新分类系统 120 蕨类植物新分类系统这一成果是由我国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作出的。他从1926年开始从事蕨类植物研究,几乎经历了本门学科在我国的起步、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蕨类植物中水龙骨科是最大的一科。以种的数目论,占全部蕨类的90%以上;以属的数目论,占蕨类的4/5。这个数字上的不相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对本科的数千种蕨类植物,一一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之后,认为过去沿用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是不自然的。过去一直沿用英国虎克提出的系统,来解释蕨类的演化和分类。依此系统,世界上1万多种蕨类植物都要归入水龙骨科,使这个科成为植物界一个最多元的科。秦仁昌从蕨类植物的演化规律出发,将水龙骨科分为33科249属;并按新的标准,新的形态学、解剖学特征,分为5条进化线,根据系统发育理论,清晰地显示了水龙骨科蕨类植物的进化过程,从而创立了蕨类植物新分类系统。于1940年发表论文《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为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分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突破。此后各国相继采用了这个分类系统。同年获荷印龙佛氏生物学奖学金。1947年,曾强烈反对这一分类系统的国际蕨类植物权威波企特在其《蕨类植物属志》序言中写道:“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秦仁昌不知疲乏地为中国在科学的进步中,赢得了一个新的地位。”他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9—1932年到丹麦、瑞典、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捷克等地作短期研究。1945—1955年任云南大学生物系、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被聘为国际植物学会分类和命名委员会副主席。 ☚ 植物双光增益效应的发现 细胞重建现象的发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