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栽培史histroy of pineapple grow-ing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是著名的热带水果。原产巴西,大约在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纂修的广东、台湾、福建诸省的一些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引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栽培较晚,乾隆三十三年(1768)《桂平县资治图志》始见著录,传到云南省栽培则更迟,道光十七年(1837)《威远厅志》才首次提到。菠萝引种至中国栽培后,各地的名称不一致,在福建和台湾省习惯叫凤梨,据说是因为它的果实顶端“有叶一丛”(指冠芽),“形状似凤”,故名“凤梨”;两广一带则通称为波罗,间或与桑科的树波罗一样,都称为波罗蜜,有时为别于桑科的树波罗,而冠以“草”或“地”,称为草波罗,或地波罗。此外,还有王梨、黄梨、黄来等别名;云南省俗称打锣锤。中国最初栽培菠萝,一般都采用冠芽繁殖法。菠萝传入中国后,人们很快就认识到它的营养价值较高,台湾省有“多吃黄梨,少吃鸡”的谚语。除取其果实供食用外,还用它的叶片编席、织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