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诺
莫诺(Monod,J.L. 1910~1976),法国生物学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内,提出了乳糖操纵子假说,预言了信息核糖核酸(mRNA)的存在,提出了别构酶和别构调节的假说,成为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之一。
莫诺生于巴黎,1928年怀着探索心身问题和强烈的好奇心进入巴黎大学学习。1931年毕业后于巴黎大学动物系任教。1936年随艾夫鲁西(Ephrussi,B.)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摩尔根(T.Morgan) 的实验室进修。1937年到巴黎大学戴西耶(Teissier)实验室作生物学家尔沃夫的研究生。在实验中,他用乳糖和葡萄糖混合培养大肠杆菌,发现了二度生长现象。1941年获巴黎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42年加入反法西斯武装组织,同年成为法国共产党党员。法国武装抵抗总军事机构FFI(Forces Francaises de I' Intérieur)成立后, 他担任该组织全国总部作战参谋长。1945年因对苏联和法共不满而退党。同年秋天,他到巴斯德研究院尔沃夫实验室,重新研究二度生长现象,并任微生物生理研究室领导。1954年任该院细胞生化室主任。1971年任该院院长。莫诺于1957年起兼任巴黎大学教授,1967年又兼任法兰西学院分子生物学教授。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等的国外会员或国外院士。1976年因患白血病逝世。
莫诺一生对生物学的重大贡献是: 提出了乳糖操纵子假说,预言了mRNA的存在,提出了别构酶和别构调节的假说。乳糖操纵子假说表明基因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相关基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基因的产物不仅可能是酶,而且可能是调节蛋白,甚至有些基因不产生任何东西,仅起调控作用,如O基因。这使人们对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的认识前进了一步。mRNA概念的提出,不仅说明了位于核内的基因何以能指导核外的蛋白质合成,而且丰富了核酸概念本身。别构调节则对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调节作出了根本的说明。
莫诺在短时间内在分子生物学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是他善于与别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特长。早年他发现了二度生长现象,对此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使他发现了酶的诱导和阻遏现象。为了说明这些现象,他与雅各布等合作。他提出假说,如果基因有功能分化,那么必然存在各种基因的突变型。雅各布等则用实验检验他的假说,找到了这些突变型,从而证明确实存在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纵基因等,这是建立乳糖操纵子假说的关键。莫诺的主要著作有《雅克·莫诺分子生物学论文选集》、《偶然性与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哲学》(中文版根据英译本翻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