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英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英和 英和1771—1840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幼名石桐,号粤溪生,晚号脀叟。 满洲正白旗人。少随父游宦四方,曾受业于汉族士大夫,如程在嵘、田大椿、董猷定、侯坤、方体等,皆尝为其师。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编修,递升侍讲、侍读学士,历任吏部、户部、礼部、理藩院侍郎,及八旗满汉军副都统、都统、工部、户部尚书、协力大学士,官至军机大臣。宣宗道光八年(1828),因督造孝穆皇后陵寝地宫不力,被革职系狱,籍没家资,发往黑龙江充苦役,三年后自 卜魁城放还,卒于家。英和起家词林,工书善画,尤长于诗。其诗多以北京风光及侯门贵官日常生活为主。晚年远谪塞外,《卜魁》一集,描写关外风光,记录满、蒙异俗,活泼清新,饶有趣味。著有《恩福堂笔记》与《恩福诗钞》。《清史稿》卷三六三有传,并有自订《恩福堂年谱》。 ☚ 陈寿祺 陈文述 ☛ 英和 英和生卒年不详。清代大臣、文学家。《清史稿》有传。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定圃,号煦斋、树琴,礼部尚书德保之子。父子皆名重词林,为八旗士族之冠。生于吉林。少有异才,权臣和珅欲婿之,被拒。乾隆(1736—1795)间成进士,殿试时恐为和珅所中,乃变易书体得免。嘉庆帝即位,首言开捐之弊,乃有永停捐例之诏,吏治一变。道光(1821—1850)间请行海运。曾屡掌文衡,爱才好士。历任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少保等职。因督造陵墓宝华峪工程不坚获罪,戍黑龙江,寻释回。其赋作不多,但质量较高,《卜魁城赋》在描写边疆名城的赋作中颇具特色,在赋坛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著有《恩福堂诗抄》等。 ☚ 耶律庶成 欧阳玄 ☛ 英和1772—1840幼名石桐,字树琴,号煦斋,别号粤溪生,晚号𪱺叟, 姓索绰络氏, 正白旗满洲人,尚书德保之子。乾隆五十八年 (1793) 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道光五年(1825),洪泽湖决口,奉诏筹海运。旋因所修陵寝浸水,险遭大辟,谪发黑龙江。十一年释回。卒赠三品卿衔。生平工书法,晚年兼以欧柳,自成一家;善诗词,其两子一孙,皆以诗文起家。著有《卜魁纪略》、《恩福堂诗集》、《恩福堂笔记》、《卜魁城赋》、《恩福堂散文》。 英和 英和1771—1840清代中期让民开矿的提倡者。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满洲正白旗人。历任编修、内阁学士、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有自编《恩福堂年谱》及《恩福堂笔记》二卷。他对在新疆开矿事,主张: “或官为经理,或任富商经理。”认为开矿“可赡养贫民,虽聚多人而多人即藉以谋生,人有谋生之路,即无滋事之人,虑其滋事,不令谋生,未免因噎废食。”, ( 《恩福堂年谱》 ) ☚ 洪亮吉 汪辉祖 ☛ 英和?—1840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煦斋。尚书德保子。少有隽才,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嘉庆三年(1798),官侍读学士,历任内阁学士、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工部侍郎等,数奉使出按事。十八年(1813),擒天理教首领林清于黄村宋家庄,授步军统领、工部尚书。十九年,廷议开捐例,力主开捐不如节用,并提出具体节用项目。道光二年(1822),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五年,上疏暂停河运以治河,漕米以河船分次海运,受嘉奖。八年,授宁夏将军,旋因宝华峪工程获罪,发黑龙江充当苦差,后三年释回。著有《卜魁赋》、《那恭勤公清安行状》、《恩福堂自订年谱》、《石氏受姓源流纪略》、《恩福堂诗钞》12卷附试帖、《恩荣叠唱集》及《植杖集》等。 英和(清·乾隆三十六年——道光二十年 1771~1840) 滿洲正白旗人,隸内務府。姓索綽絡氏,幼名石桐,字定圃,號煦齋,别署粤溪生、樹琴。清宗室。乾隆五十八年(1793) 進士,累官户部尚書,拜恊辦大學士。坐事戍黑龍江,尋釋歸。和有异才,工詩,善書畫,藏弆富贍。幼時臨習 <多寳塔>,少壯得趙孟頫之神,後列劉墉之門,晚年兼以歐、柳,自樹一幟。與成哲親王、劉墉齊名當世,并垂不朽。《木葉厱法書記》謂其 “書法協揆松雪 (趙孟頫),而失之肥瘦。”鎸刻趙孟頫書成 《松雪齋帖》六卷。著有 《欽定春秋左傳讀本》、《卦魁紀略》、《卜魁城賦》、《恩福堂筆記》。(見上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