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舍本逐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买椟还珠;舍本逐末

 文学研究如果只讲审美,不去知人论世,同样是买椟还珠,秦伯嫁女,是舍本逐末。(许伯卿《伤心最是宋歌词》)
异 买椟还珠 椟:木匣。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失当。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比喻性成语,较典雅含蓄。
买椟还珠,令人啼笑皆非。如果我们把知识比作珍珠,会不会有只看中它的包装乃至牌号,而把珍贵的珍珠弃置一边的?(司马双《还珠》)实际上我自己,还有身边很多人正在演绎另一种买椟还珠的故事。(漆燕翎《买椟还珠》)
舍本逐末 见19页。
都形容不分主次,轻重倒置。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 上一篇: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 下一篇:卖身投靠;认贼作父

“舍本逐末;追本求源”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舍本逐末;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 舍:舍弃。本:树木的根,根本。逐:追求。末:枝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着眼,而在枝节上用功夫,轻重主次倒置。比喻性成语。常作谓语、定语、宾语。
把精力耗费在这种细枝末节上,岂不是舍本逐末吗?(钱谷融《文学的魅力·文艺创作的生命与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可以说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无法模仿的。而生活贫乏,只是一味刻意模仿某种题材、某种表现手法便想产生优秀的作品,岂不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红耘《套子·模子·路子》)
追本求源 追:追寻。本:树木的根,根本。源:水流起头的地方,来源。追究树木的根本,探求水的源头。比喻追究探求事物产生的根源。比喻性成语。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等。
(林则徐)便把那鸦片当作仇人一般,把洋商恨得要不得。追本求源,于是想严查鸦片,禁止入口。(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二回)颜氏写法也有师承,要追本求源。(刘海粟《回忆康南海先生》)
亦作“追本溯源”、“追本穷源”、“溯本穷源”、“追根溯源”等。
前些时,有人把我们工作中某些“左”的错误,说成是受了北山愚公的影响,为了追本溯源,还去“考之”《列子》。(何北仁《“愚公移山”精神还要发扬》)
  • 上一篇:少不更事;少年老成
  • 下一篇:舍己救人;舍己为人;损人利己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拼音、意思、同义词、近义词-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异 本末倒置 置:放。把树根树梢倒过来放。即把事物的主次位置放颠倒了。比喻把主要的与次要的、本质的与非本质的弄颠倒了。在句中多作定语和谓语。作定语时,中心语常用“说法”、“结论”、“提法”等。作谓语或宾语时,主语多指一种理论,一种说法。
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从资产阶级唯心论的立场观点出发的一种说法。(臧克家《“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那时,我好像是个专职干部,这件事放下来,又抓另一件事,学习倒成了“副业”,真有点本末倒置。(杜闻贞《一个幸运知识分子的坎坷》第二章)
舍本逐末 舍:舍弃。逐:追求。语本《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原指弃农桑而事工商。后泛指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下手,而在细枝末节上用功夫。在句中多作状语、定语、谓语。作定语时,中心语常是“办法”、“方法”、“措施”、“做法”等。作谓语时,主语多指一个事件、一种做法。
如果艺术表现的若干事物没有若干程度上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舍本逐末罢了。(秦牧《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人生在世,要想长寿,首先应着眼于心,不着眼于心而着眼于身,实乃舍本逐末之举。(屈超耘《心健与身健》)
亦作“舍本求末”。
时髦很容易变成华而不实的点缀,或者衍化为舍本求末的趋时心态,有时还沦为可恶的伪装。(叶洪军《审视时髦》)
都有“轻重倒置、主次不分”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舍”不读shè。“末”和“未”形近,容易写错。
  • 上一篇: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 下一篇:逼上梁山;铤而走险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放弃主要的、根本的方面,追求枝节问题。
【同】本末倒置 买椟还珠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成〉比喻轻重倒置:他这样做是舍本逐末。
【同义】本末倒置。
【辨析】“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侧重没有抓住最重要的东西,“本末倒置”侧重把重要的东西与不重要的东西位置弄颠倒了。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
放弃根本的、主要的,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本末颠倒,主次不分。

【色彩】
贬义。

【近义】
本末倒置︱轻重倒置︱舍近求远。

【反义】
提纲挈领︱一箭双雕。

【造句】
 ❍ 你不要~,抓了复习资料而丢掉了课本。
 ❍ 只求形式而忽略内容,这是~的做法。
 ❍ 有的艺术工作者,只~地追求所谓形式的美,这种倾向是要不得的。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动词性,联合结构。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只是追求细枝末节,比喻轻重主次颠倒,用于贬义。
【例】 那只是舍本逐末的、形式主义的东西罢了。(秦牧《艺海拾贝》)

舍本逐末

(同)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

舍弃根本,追求末节。形容主次不分,轻重倒置。战国时,齐王派使者送给赵威后一封书信。还没拆封,赵威后问道:“齐国年成好吗?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很不高兴地说:“你不先问齐王而是先问年成和百姓,这不是先卑贱而后尊贵吗?”赵威后说:“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呢?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呢?如果我先问齐王那便是舍本逐末了。”(见《战国策·齐策四》)

拔本塞源、正本清源;补偏救弊、舍本逐末

○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贪污腐败现象,如不能~,很难制止|防患除害要~|冀为中原除此巨患,~。
*也比喻毁灭根本:~,残害忠良。

○正本清源zhèng běn qīng yuán

从根源上进行改革:~的措施|寻~之法,挽救教育|这种大刀阔斧式的举措,~之意可得而知。

●补偏救弊bǔ piān jiù bì

补救偏差疏漏,不从根上改变:苟不自其本而图之,则亦仅能~,偷为一时之治而已。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不从根本着手,只用力于枝节问题:~,贤哲所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不重要的事

不重要的事

次要的事:支流
非根本的、次要的事:末(~节;微~;舍本逐~)
无关紧要的事:细故(薄物~) 闲篇 闲事 淡事 小节 鸡毛蒜皮 细微末节
与己无关的事:闲帐 闲账 秦越肥瘠 越瘦秦肥 越瘦吴肥 越人肥瘠 越瘠秦肥
目前不关紧要的事:不急之务
不相干的事:闲盘儿

另见:不重要 问题

☚ 事迹   难事 ☛

经商

经商

贾(贾作;货贾;服贾;行贾) 行商 业商 营市 营生 营运 营贩 营谋 逐末(弃本~) 逐利兴贩 沽贩 货贩 转货 持筹 生意(做生意) 殖赀 卖市 做买卖 陶猗术 吃衣饭
经商致富活动:积著
放弃原来的工作,经营商业:下海
放弃农业,经营工商业: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 舍本从末 舍本事末 离本逐末 离本趋末 离本依末 离本徼末 弃农经商 弃本求末 弃本逐末 背本趋末 背本就末 去本就末 去本趋末
外出经商:走客 跑生意 跑买卖
善于经商:善贾
 商人善于经商致富:研桑心计
本钱多就好做生意:多财善贾 多金善贾多钱善贾
借喻做投机生意:翻跟斗 翻筋斗 翻斤斗 翻跟头 翻觔头
赔本的生意:折本买卖
(经营商业:经商)

☚ 经营   营业 ☛

主次颠倒

主次颠倒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倒果为因
变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
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主客颠倒
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头足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物的地位摆颠倒了:轻重倒置
颠倒了事物的主次位置:颠倒 大忘 本末倒置 倒置本末
处事违反常规或主次颠倒,本末倒置:耳视目食 耳视目听
本末倒置,不合常理:撑岸就船
为物伤身,轻重倒置:剖腹藏珠 剖腹藏宝 破腹藏珠
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爱毛反裘
愚昧无知,本末倒置:反裘伤皮
轻重倒置,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弄颠倒了: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 舍本从末 舍本事末 离本逐末 离本趋末 离本依末 离本徼末 降本流末 抱枝拾叶 寻流逐末 损本逐末 捐本逐末 逐末弃本 逐末舍本 弃本求末 弃本逐末
不明事理,舍本逐末:反裘负刍 反裘负薪

☚ 主次   先、后 ☛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attend to the superficials (/trivialities/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fundamentals); divagate; dwell on side issues; grasp the shadow instead of the substance;penny wise,pound foolish; run after the lessimportant things,forgetting the important
❍ 他故意~,以便阻挠谈判的进展。He deliberately dwelled on side issues to obtruct the progress of the negotiation.

舍本逐末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舍:放弃;本:指树根;逐:追求;末:树梢。形容办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细枝末节上下工夫。比喻本末倒置。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 grasp the shadow instead of the substance, lose the substance for the shadow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解义】舍:舍弃。逐:追逐,追求。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工夫。比喻轻重主次倒置。
【用法】比喻办事处理问题抓次要的,不抓主要的。
【例句】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这不是~是什么呢?
【近义】买椟还珠、本末倒置
【反义】崇本抑末、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

《辞源》源云: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又患獘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本,指农业;末,指工商。
按,此语之源本,诸本迭有所见。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云:《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釆铜……弃本逐末。”内蒙古版《汉语常用成语手册》更进,云: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六韬·文韬》:“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事末。”
又按,此语所源,诸本皆更进于《辞源》,今供一例,或当为其本源。战国·商鞅《商君书·壹言》:“能事本禁末者富。”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古代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原指舍弃农业,发展工商。后指放弃主要的,追求次要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

舍本逐末

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是战国时期一个比较开明、贤达的王后。她协助赵惠文王治理国家,因而在诸侯王里很有些威望。
有一次,齐襄王特意派使臣带着国书去赵国访问赵威后。赵威后接过国书,连看也没看,就向齐国使臣问道:“贵国今年的年成好不好,没有什么灾害吧?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大的病痛、灾难吧?齐国国君的身体健康吧?”
齐国使臣听了,很不高兴,说道:“王后啊,我可是奉了齐王的命令,专程来向您问候的。按照礼节,王后您也该先向齐王问好。现在您不先问我们大王安好,却先问年成的丰歉、百姓的生活,这不是抬高低贱而压低尊贵了吗?”
赵威后听罢,笑了笑说:“你这样说就不对了。请你想一想,如果没有好年成,百姓能生活得下去吗?又哪儿还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哪儿还有君主呢?”
接着,赵威后又意味深长地继续说:“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按照过去的惯例行事,恰好是丢掉了根本而去问枝节的事情。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舍本逐末”也作“舍本求末”,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引申出来的。现在常用来比喻想问题,做事情不抓根本的、主要的,而只抓枝节的、次要的。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舍:放弃。逐:追求。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放弃农业,从事工商业。比喻轻重主次倒置。《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例】许多高校学生荒废学业,对社团活动过分热心,这实际是一种~的行为。
〔近〕本末倒置 见〖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指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地方下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
舍:???. 本:??.
逐:??. 末:???? ?.
??? ?? ??? ???? ?? ????.
??? ????.
【例句】做事情舍本逐末,必定难有作为。
??? ??? ?? ???? ?? ???.
【近义词】本末倒置 轻重倒置
【反义词】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逐:追求。末:枝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做事不抓根本。龙应台《幼稚园大学》:“一个学生,不论原因为何,已经拥有那个知识,那么要他来作充数的形式就是~,也是为师者见林不见树的错误。”
〔出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变式〕舍本从末 逐末舍本
〔近义〕本末倒置 舍本求末 买椟还珠
〔反义〕追本穷源
〔辨析〕见“本末倒置”(27页)。
〔连用〕得不偿失 买椟还珠

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舍本逐末;舍本求末;舍本事末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舍:放弃。本:根本。逐:追求。末:枝节。事:从事,做。舍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出处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举例 那些不注重产品质量,只注重商品包装的做法就是~。

舍本逐末;追本求源shě běn zhú mò;zhuī běn qiú yuán

舍本逐末 舍:舍弃。本:树木的根,根本。逐:追求。末:枝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着眼,而在枝节上用功夫,轻重主次倒置。比喻性成语。常作谓语、定语、宾语。
把精力耗费在这种细枝末节上,岂不是舍本逐末吗?(钱谷融《文学的魅力·文艺创作的生命与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可以说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无法模仿的。而生活贫乏,只是一味刻意模仿某种题材、某种表现手法便想产生优秀的作品,岂不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红耘《套子·模子·路子》)
追本求源 追:追寻。本:树木的根,根本。源:水流起头的地方,来源。追究树木的根本,探求水的源头。比喻追究探求事物产生的根源。比喻性成语。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等。
(林则徐)便把那鸦片当作仇人一般,把洋商恨得要不得。追本求源,于是想严查鸦片,禁止入口。(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二回)颜氏写法也有师承,要追本求源。(刘海粟《回忆康南海先生》)
亦作“追本溯源”、“追本穷源”、“溯本穷源”、“追根溯源”等。
前些时,有人把我们工作中某些“左”的错误,说成是受了北山愚公的影响,为了追本溯源,还去“考之”《列子》。(何北仁《“愚公移山”精神还要发扬》)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本末倒置
ben mo dao zhi
轻重倒置
qing zhong dao zhi背本趋末
bei ben qu mo
【舍本逐末】 原指不干农桑而从事工商。后泛指做事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逐:追求。源出《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也作“舍本从末”。
【本末倒置】 将事物的主次位置弄颠倒了。
【轻重倒置】 把主次、轻重的位置放颠倒了。
【背本趋末】 背离根本,追求末节,比喻轻重倒置。
﹝例﹞ 又有一等人,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匡衡、贡禹不度德,不相时,舍本逐末。(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平帝》) 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曲波:《林海雪原》) 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舍:放弃。逐:追求。比喻做事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例〕对犯错误的根本原因不加分析,只知道罚款。这种~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辨析】见“背本趋末”“本末倒置”。
【提示】含贬义。多作谓语。也作“弃本逐末”“舍本求末”。“舍”在这里不读shè。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舍:舍弃。逐:追逐。古代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指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放弃根本,追求枝节。
❶ 原指放弃农耕,从事商业。古以农耕为本,以商为末。
❷ 后比喻轻重主次倒置。也作“逐末舍本”、“逐末弃本”、“舍本从末”、“舍本就末”、“舍本求末”、“舍本事末”、“舍本问末”、“弃本逐末”、“弃本求末”。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解义】 舍:舍弃。逐:追逐,追求。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工夫。比喻轻重主次倒置。
【用法】 比喻办事处理问题抓次要的,不抓主要的。
【例句】 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这不是~是什么呢?
【近义】 买椟还珠、本末倒置
【反义】 崇本抑末、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本: 树根,比喻重要部分。逐: 追求。末: 树梢,比喻无足轻重的部分。舍弃事物根本,追求细枝末节。比喻没有抓住根本。曾卓《伦蒙的苦恼和喜悦》:“然而,离开了真、轻视了真去寻求美,那就不过是~。”

舍本逐末she ben zhu mo

舍:放弃。本:根本。末:枝节。舍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从根本问题上着手,而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也作】舍本事末弃本逐末
【近】本末倒置 轻重倒置
【反】强本抑末 丢卒保车
【注意】舍,不读she。

舍近就远 舍本逐末shě jìn jiù yuǎn;shě běn zhú mò

舍弃近的,追求远的,放弃根本,追求小处的末节。指人做事本末倒置。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二十一回:“段祺瑞对策士们道:‘今日之下,外交的问题大,川局的问题小;但泥菩萨故意~,还派王人文、张习为正副查办使到四川跑一趟,这不是小题大做么?’”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舍:舍弃。逐:追逐,追求。放弃根本,追求细枝末节。原指舍弃农耕,从事工商业(我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为末)。今比喻本末倒置,不从根本入手,而在细节问题上用力气。《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受令,听从命令;一说善),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进攻)。”
【例】如果艺术表现的事物没有若干程度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舍本逐末罢了。(秦牧《艺海拾贝》)
【提示】“舍”在这里不读“宿舍”的“舍(shè)”。下同。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丢掉根本,追求末节。原指弃农从商。比喻作事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舍:舍弃。本、末:我国古代常以农业为本,工(手工业)商为末。逐:追逐,追求。也作“背本趋末”、“弃本逐末”、“舍本从末”。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并列〕 本,指农耕,古代以农耕为本。末,原指从事工商。原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后也指舍弃根本的、主要的,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秦牧《艺海拾贝》:“如果艺术表现的事物没有若干程度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罢了。”
△ 贬义。用于主次颠倒方面。
【近义】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 弃本逐末
〖反义〗主次分明。
也作“捐本逐末”、“舍本事末”、“舍本从末”、“舍本问末”、“损本逐末”、“逐末弃本”、“逐末舍本”。

舍本逐末;徙宅忘妻

舍本逐末;徙宅忘妻shě běn zhú mò;xǐ zhái wàng qī

【上】舍:放弃,舍弃。本:根,指根本。逐:追逐。末:梢端,指枝节。原指舍弃农耕,从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追求末节。秦牧《艺海拾贝》:“如果艺术表现的事物没有若干程度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舍本逐末罢了。”
【下】徙:迁移,迁徙。宅:住宅。搬家忘了带走妻子。比喻办事糊涂,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三:“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讥人不谨曰开门揖盗。”
【综】形容做事本末倒置,抓了次要方面而忽视了主要方面。
【例】房地产行业高烧不退,吸引有些上市公司淡化主业,把募集来的巨额资金去囤地造房,这简直是舍本逐末,徙宅忘妻。

☚ 善刀而藏;见好就收   顺水推舟;就汤下面 ☛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舍:舍弃。本:根本。逐:追求。末:枝末细节。指放弃根本的东西,而去追求枝末细节。《吕氏春秋·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也作“舍本事末”、“舍本求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