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养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坛的泰斗,中国文化史上的英才,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公元1036年12月19日),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丁亥(1101年7月28日),寿66岁。写下了《问养生》、《续养生论》、《药诵》等大量的养生论之。由于苏轼于养生长寿之道颇有精研且身体力行之,因此使他躲过了黄州之时疫,岭南之瘴疠。虽然他最后亦死于由海南北归时所感之瘴疠,但较之同舟者,还是多活了半年。后半生如此颠簸,历经坎坷,能有66岁的寿龄,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归纳其养生法,大致有以下8条:
❶澹泊以养性。主张人要把握好“和”与“安”两个字。“和”指人和万物要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安”指人应当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动。
❷利济以养德。古之养生家皆重养生必先养德说,其源出于孔子“仁者寿”(《论语·雍也》)之论。所谓养德,是要修身洁行,有慈善之心,不计名利得失,知足安闲,善世利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养德可以养气、养神,能使“形与神俱”,故可健康长寿。考东坡一生,种种积德善事,使其心智安定,是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❸素味以养体。东坡主张饮食要清淡,有节制,饥而后食,食不过饱,目的是要宽胃以养气。提倡用茶漱口,保障口腔卫生以和胃坚齿去疾。重视食疗,从营养、充饥、除病等多方面来处理日常饮食。
❹游览以怡情。旅游活动能锻炼肌肉,坚强骨骼,怡情悦心,开阔眼界,又能呼吸新鲜空气。
❺节欲以保精。东坡学养生,亦深悟避色节欲之说。他曾说:“戒生定,定生慧,此不刊之语也。如有不从戒、定生者,皆妄也。如慧而实痴也,如觉而实梦也,悲夫!”戒、定、慧皆佛教用语,戒指善戒、净戒,定指专注一境,精神不散乱,慧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那种精神作用。此段话是谓戒色就能使心境安定,心境安定就能通晓养生长寿之理。
❻翰墨以养神。苏轼不仅诗词为北宋之冠,书法绘画亦堪称绝。他讲究用心、聚意、调神、使气,然后着力。而这些恰都是摄养之功。不仅是东坡,历代书法家的亲身体验都说明了习书作画能摄养身心,调整情志,充沛精力,增进健康,消除七情劳损。
❼方药以除疾。东坡认为择服药物可以祛病轻身,故研制了很多补剂方药和老年常见病的除疾方药。后人将其与沈括的验方合收在一起,名曰《苏沈良方》而传于世,至今仍为医界重视。
❽修身以保健。东坡晚年尤尚修炼,注重调摄内养。日常起居旦起理发、坐窗午睡、夜卧濯足及睡前按摩脚底涌泉穴等卫生之道。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炼养精气神是养生家之必务,有服食外丹和炼养内丹之说。东坡服食外丹有“阳丹阴炼”、“阴丹阳炼”、“符陵丹砂”、“松气炼砂”、“藏丹砂”诸法,炼内丹法,即气功导引诸法,东坡所操之术亦颇多,皆简便易行,如“内养功法”、“学龟息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