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中秋词主题
苏轼的《水调歌头》词,历来被推为中秋词之绝唱。然对其主题则颇多分歧,或认为它表现怀人之情,或以为它暗寓忠君之念。八十年代初期,词学界就东坡中秋词主题又展开热烈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此词是否运用了比兴手法,是否有政治寓意。或认为此词显然有政治比兴作用,“天上”、“人间”即为“朝”与“野”的代替词,甚至有人认为东坡根本就是个政治家,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具有政治内容,这首中秋词也不例外,多用双关语,多用象征性的隐笔。但认为东坡此词并未运用比兴手法者亦有之,苏轼诗词最称“清雄”、“豪放”,素以直抒胸臆见长,中秋词亦正如此,不应把“天上”与“人间”看成是“在朝”与“在野”、“入世”与“出世”之比,此词乃表现苏轼的乐观思绪,旷达胸怀,向上心愿和哲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