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子宫切开取胎术
经腹部子宫切开取胎术适用于中期妊娠之经产妇,需终止妊娠与绝育,或不适宜其他方法引产者,如慢性疾病伴有肝、肾功能减退、严重高血压,瘢痕子宫(如剖腹产史),其他方法引产失败等。缺点是再次妊娠时,可能发生子宫破裂,术后偶有并发肠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禁忌证 凡各种疾病急性期; 腹部皮肤感染; 严重贫血;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 24小时内有二次体温超过37.5℃以上;全身情况虚弱,不能胜任手术者,均不宜施行腹部子宫切开取胎术。
操作步骤 麻醉可用针刺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硬脊膜外麻醉、腰椎或全身麻醉。针麻穴位可用足阳明胃经所属外麻点(位于外膝眼到外踝中点上1寸、胫骨背旁开1寸)、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以及腹部切口旁皮针。针刺后用电麻仪输送连续波,诱导30分钟左右。
手术时取低头仰卧位。行下腹部正中偏左切口,上缘起自子宫底下2cm,按层切开腹壁。打开腹腔后,用温盐水纱布保护切口创面、子宫周围、肠曲及网膜,以避免羊水、血液流入腹腔,防止子宫内膜接触腹壁及腹腔内组织。切开子宫壁方法有二:
❶子宫下段切开取胎术。剪开膀胱腹膜反折,将膀胱与子宫分离,在子宫下段做直或横切口约3cm长。子宫下段切开术的优点是术时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如肠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机会少。
❷子宫体切开取胎术。在子宫体前壁正中作纵切口,长约4~5cm(避免切破胎膜)。刺破胎膜后,将羊水吸尽,术者用右手食、中指伸入子宫腔,依次牵出双胎足,以臀式抽出胎儿,后出胎头可用剪刀或手术刀进行穿颅术。子宫肌层内注入催产素10~2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如胎盘不能自行剥离可用手指剥离,并钳取胎膜,检查是否完整。用大刮匙刮子宫腔内壁1~2圈,再用卵圆钳夹盐水小方纱布揩拭,吸引器吸净子宫腔内残余组织。用长弯钳扩张子宫颈,以利恶露外流。子宫壁切口用1~2号铬制肠线分两层间断或连续缝合。须绝育者同时结扎双侧输卵管(见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取出腹腔内盐水纱布。换去进腹腔的全部敷料。用4号丝线或0号肠线连续缝合腹膜。术者及助手洗手及器械。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防止子宫内膜细胞遗留在伤口内。腹壁各层常规缝合。应用局麻或针刺麻醉者,术后禁食4小时后进半流质1~2日。每日清洁外阴1次。5~7日后伤口拆线。禁止性交及盆浴一个月。如有腹痛、发热、阴道流血量多等现象,即就诊。
并发症 术后偶有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术时子宫内膜细胞种植于腹壁切口,形成结节所致。平时无症状,月经期结节增大伴有疼痛,并逐月增剧。预防方法:术时切开子宫前,应用盐水纱布严密保护子宫周围及腹壁切口; 取出胎盘后用吸引器清除子宫腔内残余蜕膜组织;缝合腹膜后应洗手套、器械、伤口,并撤换伤口周围全部敷料。行子宫下段切口,可减少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