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藤
【名称出处】:《陆川本草》 【概况】: 异名 藤香、鸡踢香、降香(《陆川本草》),大香藤、屈叶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豆科檀属植物藤黄植的茎或根。 原植物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Benth.,又名藤檀(《广州植物志》),梣果藤、橿树、丁香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福建植物志》)。 形态 木质藤本,幼枝密被白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3,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5cm,宽0.5~1.5cm,先端钝,微缺,基部楔形或圆形,下面疏被贴伏柔毛;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花长约0.5cm,花梗密被锈色短柔毛;基生小苞片卵形,早落,萼宽钟状,长约0.3cm,萼齿5,宽三角形,先端圆,被锈色毛;花冠绿白色,花瓣均具爪;单体雄蕊,具子房柄,腹缝线具缘毛。荚果长舌状,扁平,无毛,长3~7cm,宽约1.2cm,具柄。 种子1~4,肾形,长约0.75cm,宽约0.5cm。花期3~4月,果期7~9月。 (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99页.图49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林缘、灌丛或溪边。 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 【化学】: 皮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24 【药性】: 性味 《陆川本草》:“辛、涩,温。” 功效 ❶ 《陆川本草》:“茎:行气,止痛,破积。” ❷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强筋骨,宽筋,活络。树脂:止血。” 主治 ❶ 《陆川本草》:“茎治心胃气痛,久伤积痛,气喘,衄血。” ❷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治肚痛,心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