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胆红素脑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又名核黄疸,是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引起的脑损害,大多发生于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沉着在富有脑磷脂的脑组织,特别是大脑基底节、下丘脑、第四脑室底部及海马回,造成神经细胞损害、变性,因而又称胆红素中毒性脑病。任何原因引起的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均可导致核黄疸,其中以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我国华南地区的G-6-PD缺乏症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核黄疸发生主要取决于
❶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一般浓度愈高,核黄疸发生率就愈高,血清胆红素18~20mg/dl为临界浓度,或称危险阈,20~25mg/dl时核黄疸的发生率为10%左右;30~40mg/dl则发生率可高达50~70%。
❷血清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未结合胆红素大部分与白蛋白联结 (1克分子白蛋白可联结2克分子胆红素),使其不易进入细胞内,呈游离状态的未结合胆红素则可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未成熟儿多有低蛋白血症,有些药物如磺胺异唑、水杨酸类、新青霉素Ⅱ、先锋霉素Ⅰ等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酸中毒时胆红素容易与白蛋白解离。在这些因素参与下,核黄疸可在较低胆红素血浓度下发生。
发生核黄疸时全身多有严重黄染,面部、躯干、手足均呈橘黄色。黄疸高峰时出现症状,轻症可见精神萎靡,吸吮无力,呕吐及嗜睡等,拥抱反射及腱反射均消失,有时肌张力低下。重者哭声尖锐,两眼凝视或上翻,四肢肌张力增强,出现角弓反张,颜面及肢体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重症病死率较高,经治疗存活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手足徐动,强直性瘫痪,眼球运动受限,听力减退,智能落后等。牙釉质发育不良及染成黄绿色。有些病例在新生儿期神经症状不明显,以后出现神经、精神、智能发育方面的轻微改变。核黄疸出现后往往治疗无效,故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使未结合胆红素血浓度不超过危险阈,为预防核黄疸的关键。

☚ 母乳黄疸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ic cerebropathy

即“核黄疸”。

☚ 核黄疸   Crigler-Najjar综合征 ☛
000036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