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淮南小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

淮南王刘安门客。姓名、生平均不可考。《汉书·艺文志》载“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今仅存其《招隐士》一篇,见王逸《楚辞章句》。篇中极言山中恐怖孤寂,希望山中隐士及早归来,为后世招隐诗之祖。全篇托意深远,想象丰富,文字清丽,音节谐美, “绍楚辞之余韵,非他词赋可比”。又乐府《淮南王辞》,晋崔豹《古今注》和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亦题为淮南小山作品。

☚ 刘安   司马相如 ☛

淮南小山?—?

姓名、年里,生平均不可考。西汉辞赋家。为淮南王刘安门客。一说为刘安部分门客的共称,又一说“小山”、“大山”为作品体制,“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作品今存《招隐士》一篇。
索引: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生卒年不详)西汉辞赋家。淮南王刘安的门客。著有《招隐士》一文,收入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此文极写山中景物幽深险阻,孤独恐怖,不可久留。文笔恣肆盘旋,音节铿锵谐美,句式参差变化,语言富有形象性,是汉代骚体赋中的优秀作品。王逸认为,《招隐士》是淮南小山为闵伤屈原而作,南朝梁《昭明文选》则题为刘安作。

此外,乐府《淮南王歌》,亦被晋代崔豹《古今注》、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视作淮南小山的作品。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

西汉辞赋家。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招隐士》1篇。见《楚辞》及《文选》。据王逸注云:“《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身虽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彰其志。”《文选》李善注则谓为刘安(即淮南王)所作,恐误。按:《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谓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汉书·艺文志》有“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盖淮南小山当即其宾客之一,而此赋亦即其“群臣赋”之一。《招隐士》风格,虽学《楚辞》而多三言短句,句法变化较多,而辞藻华丽,抒情性强,颇为历来读者传诵。

☚ ">庾   梁竦 ☛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

姓名、生平均不详。或曰西汉淮南王刘安部分门客的共称;或曰刘安的门客之一;又一说是作品体制的名称。《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群臣赋44篇”,《招隐士》是其中仅存的1篇。此篇赋的写作背景,说法不一。王逸《楚辞章句》说是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之作,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而作,而不少研究者则认为是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的作品。鲁迅曾把中国文学分为廊庙文学与山林文学(见《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此赋可谓兼具这两种文学的特色,它写的是山林,但却站在廊庙的立场上说话。作者运用比较短促的句子,描绘了一种既幽美又恐怖、既高洁又孤独的境界,而把重点放在恐怖和孤独的刻画上,借以启发隐士从山中归来。这种既不损害隐士的形象又否定隐居之乐的构思,在艺术处理上是很高明的。它是后世招隐诗之祖,但同类主题的作品,很少能在这一方面超过它。所以王夫之说它“绍《楚辞》之余韵,非他辞赋之比”(《楚辞通释》)。

☚ 庄忌   司马相如 ☛

淮南小山

西汉淮南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共称,或称某一门客。《汉书·艺文志》载“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现存仅王逸《楚辞章句》中《招隐士》一篇,而《文选》题为刘安作。本篇为“闵伤屈原”而作,多用比喻,借写景暴露刘氏宗室相互残杀。情怀沉郁,想象丰富,声韵谐美铿锵,艺术手法很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