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职工福利基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职工福利基金zhí gōng fú lì jī jīnфонд блга (фонд благосостояния) слýжащих и рабóчих (сотрýдников)

职工福利基金

国营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按工资总额一定比率或核定的利润留成比例提取,用于职工福利的一种专用基金。使用范围主要有: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卫生支出,生活困难补助,集体福利设施支出,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工作人员的工资及附加费和其他开支扣除收入的差额,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费和修理费,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等。按照现行制度规定,职工福利基金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0.5—11%提取(其中劳动保险金3%、医药卫生补助金5—5. 5%、福利补助金2.5%)。应计提的企业职工,包括固定职工、临时职工、劳动合同制工人、经县以上劳动部门批准常年参加企业生产的亦工亦农人员,以及用集体所有制招工指标招收的人员,而不包括其他计划外的用工。应计提的工资总额组成,除各种奖金、副食品价格补贴、计件工资超过标准工资部分外的其他各种工资。


职工福利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用于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专门款项。主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职工医疗卫生和困难补助等支出。1969年以前,按职工工资的8%从成本中提取。1969年以后,取消企业奖励基金制度,将原来的医药卫生补助金、福利补助金与企业奖金合并,统称职工福利基金。1983年开始实行利改税制度,这项基金从税后留利中提取,使之与企业利润直接联系起来。职工福利基金的建立,反映着社会主义国家对广大职工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关怀,是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职工福利基金

国营企业依法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专用基金。1979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规定,经批准实行利润留成的企业,可将原来按工资总额的11%从成本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和企业基金中的8%部分与企业利润挂钩,并按这部分资金占利润总额的比重,确定留成比例。职工福利基金使用的范围包括:(1)企业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医务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就医费路费等; (2) 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工资和各项支出同各项收入相抵后的差额,食堂饮事用具的购置、修理费等; (3)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4) 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5)农副业生产开办费用和亏损补贴; (6) 依照规定的其他支出。

职工福利基金

每月按工资总额的11%从产品成本和企业留用利润中按一定比例计提形成的资金。用技术措施借款项目按产后新增利润归还借款的,还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主要用于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就医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的人员工资和各项支出同各项收入相抵后的差额;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修理费用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等。

职工福利基金

我国各类企业按规定形成并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的一种专用基金。按照现行规定,国营企业的职工福利基金主要有三个来源:(1)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在成本、费用中提取;(2)按归还国家基建贷款和技措贷款的一定比例在所得税前的利润中提取;(3)按规定比例以缴纳所得税后的企业留利中形成。集体企业的职工福利基金来源主要是按规定比例在成本费用中提取和在所得税后的福利中形成。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有职工医疗卫生支出,生活困难补助,集体福利事业支出,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等工作人员的工资及附加费和其他开支扣除收入后的差额,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费和修理费,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等等。

职工福利基金

指按照劳保条例的规定,由企业支出用于职工福利事业的专项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职工的医药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职工集体福利事业费等项。1969年以前,职工福利基金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8%从生产成本中提取的,其中医药卫生补助金5.5%,福利补助金2.5%。1969年以后,将原医药卫生补助金、福利补助金与企业奖金合并,统称为职工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11%从生产成本中提取。1979年规定实行利润留成试点的企业,不再从成本或费用中开支,而从利润留成中提取,提取的比例由国家核定。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要有利于广大职工群众,提高集体福利生活水平,特别要实行经济民主,财务公开,要在职工代表的参与监督下实行归口分级管理,做到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

职工福利基金Employee Benefit Fund

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一是按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二是按人员定额从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中列支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都在专用基金中核算。

职工福利基金

中国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和核定的利润留成比例提取用于职工福利的专用资金。50年代初立项建制,经过40余年的发展,日臻完备。其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 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企业内医务人员工资和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等; (2)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3) 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的人员工资和各项支出同各项收入相抵后的差额,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修理费用等;(4) 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5) 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6)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在来源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1956年规定区以上机关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5%提取,乡镇干部按工资总额3%提取; 1957年国务院规定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2. 8%提取,“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降到按1%提取,后又改为按2%提取。1969年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地方工作人员福利费按工资总额2. 5%提取,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福利费改为按每人每月1. 8元提取。机关和事业单位还可以分别动用部分行政经费、事业费用作职工福利费。企业职工福利基金,1969年以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8%从成本中提取,其中医药卫生补助费5.5%,福利补助费2. 5%。1969年由于取消企业奖励制度,企业奖励金和原来的福利费、医药卫生费被合并为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11%提取,直接进入成本。1978年恢复企业基金制度,其中一部分可以用于职工福利,弥补职工福利基金的不足。1979年部分企业开始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办法,凡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经批准可按国家核定的比例留用部分利润,用于建立职工福利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开始与企业经营好坏挂钩。1980年起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按扣除奖金后的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1%计提。1983年实行利改税后,企业除按1980年办法提取福利基金外,又增加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福利基金,即在企业利润中,按规定缴纳产品税、营业税、所得税、调节税等各种税金以后,企业有权将留利的20%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后职工福利基金普遍入不敷出,超支挂帐十分严重。1992年4月财政部发出《关于提高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调整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基数的通知》。《通知》规定从1992年5月1日起,将1985年以来由企业福利基金负担的各种副食品价格补贴改为从企业成本中列支,并将由原来的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副食品价格补贴和各种奖金后的11%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改按职工工资总额和扣除各种奖金后的14%从成本中提取。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出《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职工福利基金

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在1969年以前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8%从成本中提取的,其中医药卫生补助金占5.5%,福利补助金占2.5%。1969年底,将企业奖金并入职工福利基金后,改按职工工资的11%从成本中提取。从1978年起,实行企业基金制度的企业,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1%从成本中提取; 实行利润留成的企业,按主管部门核定的比例,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作为利润留成资金的组成部分。1983年元月,实行利改税后,为了保证企业必要的福利开支,不论企业大小和经营盈亏,均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1%从成本中提取。暂不实行利改税的盈利企业,仍按原来的提取办法提取。
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范围是: (1)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等。开支范围和标准,按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2)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3)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的人员工资和各项支出同各项收入相抵后的差额,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和修理费用等; (4)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5)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6)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内开支的其它支出。
职工福利基金的建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职工的关怀。使用好职工福利基金,对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Employee Benefit Fund

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比例提取,专门用于职工福利开支的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的范围包括: (1) 职工医药卫生费用,如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企业内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就医路费等。(2)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3) 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如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的部分费用支出和人员工资,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修理费用和其他集体福利设施支出等。(4) 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5) 按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

☚ 集体福利设施   集体福利事业补贴 ☛
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

国营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提取,用于职工生活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一种专用基金。它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
❶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1%从成本中提取;
❷实行“利改税”和利润留成办法的企业,按一定比例从税后留利提取。它的主要用途包括: 职工医疗费开支、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和修理费、集体福利设施等开支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支出。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应坚持先提后用、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原则。

☚ 职工奖励基金   营业外支出 ☛
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

指用于职工生活福利事业方面的一种专用基金。其来源主要有两条: 一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 (即扣除计划外用工以及各种奖金和副食品补贴) 的一定比例,列支于产品成本而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的; 二是按照核定的比例,从企业的利润留成中提取的。主要用于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就医路费; 企业各福利部门收支差额补贴; 职工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费、修理费; 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以及应由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编外人员生活费,六个月以上长期病假人员的工资,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和医药费,职工死亡丧葬费等以及职工食堂炊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虽属福利性的支出,但按规定不得列入职工福利基金开支。

☚ 生产发展基金   职工奖励基金 ☛
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

国营企业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设施、公共消费、医疗保险等方面的资金。职工福利基金的具体使用范围有: (1) 职工及家属的医疗费及医疗设施; (2)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3) 职工洗理及幼托设施和工作人员的工资补助,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修理费用等; (4) 职工教育、俱乐部以及子弟中小学等方面的开支; (5) 为了改善职工生活,企业经办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6) 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福利基金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企业利润实行全额上交时,职工福利基金按照工资总额和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列入生产成本。实行企业基金制度时,职工福利基金则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列入生产成本或作为营业外支出; 实行利润留成制度时,根据利润留成比例,从利润中提取; 实行利改税以后,规定从税后留利中提取,一般为留利的20%。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应设“职工福利基金”科目,并按不同的资金来源进行处理。对实行企业基金制度的企业,按照应计提职工福利基金的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借记“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或“利润——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对实行利润留成制度的企业,按规定应从利润留成中提取。把企业基金的一部分转为职工福利基金时,则应借记“企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贷方余额为企业现有职工福利基金的实际数。

☚ 企业后备基金   职工奖励基金 ☛

职工福利基金

workers and staff welfare fund


职工福利基金

welfare funds for staff and worker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