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免疫分子的变化
免疫分子是指体内存在的具有免疫学生物活性的可溶性物质。大多数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各类细胞因子、抗体;也有些是自然存在于体液中的,如补体等。
免疫球蛋白系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类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它们在组成、结构、大小、电荷及生理学功能等方面极不均一。目前为止已发现免疫球蛋白有五大类即IgG、IgA、IgM、IgE、IgD。这五类免疫球蛋白虽在基本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微细结构、理化性质及抗原性方面有所不同。
❶免疫球蛋白G(IgG)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人类血清中五类Ig中,IgG含量最高。正常人的IgG是一群在组成和结构上极不均一的球蛋白混合物。IgG主要在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中合成并释放到血清和组织液中。它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和中和作用,还能固定补体,从而杀伤细菌。它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因此能保护胎儿和婴儿免受感染。
❷免疫球蛋白A(IgA)在血清中的含量仅次于IgG。IgA有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存在于血液中;分泌型IgA存在于分泌液中,如泪液、鼻腔液、唾液、初乳以及气管、胃肠道、生殖泌尿器官的分泌液等。IgA与开放器官对入侵微生物的防御有密切关系。IgA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防止抗原吸附从而抑制细菌吸附到粘膜表层,形成菌落。此外,多数人认为IgA抗体在补体或溶菌酶参与下,能产生溶菌作用。
❸免疫球蛋白M(IgM)在五类免疫球蛋白中以IgM分子量最大。它是由五个Ig的基本结构构成。IgM是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现已证明,冷凝素,类风湿因子,梅毒补体结合抗体等都是IgM。IgM能固定补体,因此能溶菌和溶细胞,也能中和病毒,在这方面,它比IgG强约100倍。
❹免疫球蛋D(IgD)在血中含量甚少。除血清中含IgD以外,B细胞膜上也含有IgD。IgD的生物学功能现在仍不十分清楚。它可能是作为B细胞膜表面受体,通过受体,淋巴细胞接受传递过来的抗原信息,据报道,IgD对青霉素,胰岛素、乳蛋白、胞核抗原、甲状腺抗原等具有抗体活性。此外孕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清中IgD明显升高。IgD也常是自身免疫病中免疫复合物的成分。
❺免疫球蛋白E(IgE)是血清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IgE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十分清楚。IgE易与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从而引起一系列速发型超敏症状。IgE主要在呼吸道及肠道淋巴结中合成,然后进入外分泌液及血中。哮喘,枯草热患者的鼻液及痰液,蠕虫病患者的血液,IgE含量均较高。此外,荨麻疹,特发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等患者血中IgE也常高。
调理素是血清中的一种促进吞噬作用的物质。有正常调理素和免疫调理素两种,后者的作用更强一些。正常调理素可能就是激活的补体,特别是C3b。免疫调理素即指抗体。抗原被抗体结合后,通过抗体的F。段与吞噬细胞上的F。受体结合,使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到粒细胞或巨噬细胞上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吞噬作用。
补体和补体系统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和组织液中的非特异杀菌物质。在早期的免疫学研究中观察到,在免疫溶血和溶菌反应中这种物质是不可少的,故称之为补体。近年来证明,补体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一组具有酶原活性的糖蛋白、是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它因素激活的酶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是指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生物分子。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此类因子大多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特别是与抗肿瘤免疫及免疫调节有密切的关系。是目前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关于老年人免疫分子的变化,研究较多的是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而对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等的老年性变化报道较少。因为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等在健康情况下,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在部分老年人中,由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可能造成血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但各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则随老年人年龄增长而降低,特别是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这可能与老年人易患肿瘤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