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翰林学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以亲信文学之士别掌诏敕,号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称翰林学士,并于翰林院以外别建学士院以处之。翰林学士为差遣职,本身无品秩,由皇帝自朝臣中选任。初无员额,后仿中书舍人置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德宗以后,翰林学士逐渐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重要诏敕文告,有“内相”之称。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 大凤/内制/内相/玉堂仙/光学/金銮/三字/次对/庶常 ☚ 翰长 大凤 ☛ 翰林学士【同义】总目录 金銮玉堂仙内相翰林学士内制光学大凤 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官名。唐代始置。此后历代沿置。掌主翰林院政务。《元史·百官志》: “翰林兼国史院,秩正二品。中统初,以王鹗为翰林学士 〔承旨〕,未立官署。至元元年 (公元1264年) 始置,秩正三品。六年,置承旨3员、学士2员、侍读学生2员、侍讲学生2员、直学士2员。” ☚ 汉人行宫都部署 翰林祭酒 ☛ 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始选有文学的朝臣任之。德宗后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与秘书,因常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制诰,参与机要,故被称为内相。唐后期往往由此升任宰相。北宋为专职。后地位渐低。明代为翰林院长官,掌文翰,备皇帝顾问。清废,以大臣充翰林院掌院学士,下设侍读、侍讲学士。清末复置,位在侍读学士之上。 翰林学士官名。唐太宗时,召名儒学士草拟诏旨,但未有名号,唐高宗乾封(666—668)以后,始称作“北门学士”。唐玄宗开元(713—741)初,召张说等人入禁中参预诏旨,表答奏疏,供奉别旨。开元二十六年,翰林供奉改称学士,在翰林院之南另置学士院以处之,入值内廷,专掌内命,举凡重大机密文字,皆由其草拟,不经政事堂即可下发,因此被称为内制,而由中书舍人拟定的诏旨则称为外制。无阶品俸禄,多由其他官员兼任。入院一年后迁升为知制诰,未知制诰者,不能草拟文书。以久任者一人为承旨。德宗以后,成为皇帝的亲信顾问,权势益重,号称内相。贞元年之后,任学士承旨者多位至宰相。 翰林学士初为职务名,后为官名。唐代把以文学词章而出入侍从,备皇帝顾问的人统称为学士。自唐太宗时起,学士就常被召入宫中起草诏敕。高宗时由于这类人常待命于宫城北部,故称之为北门学士。唐玄宗时始置翰林院,以文章之士及各种技艺之人为翰林待诏,并常以其中之文学优异者掌四方表疏批答及应和文章。后来又以这些人为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又改称翰林学士,并别置学士院以居之,专掌内命,凡皇帝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等重要诏敕,皆出自这些人之手。翰林学士还常参与机要谋划,故有内相之称。德宗以后,宰相中多有自翰林学士升迁者。宋时仍掌制诰。其后地位渐低。历代沿置。 翰林学士官名。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改翰林供奉设,选有文学才能的朝臣充任。在翰林院之外另建学士院以为其在内廷入直之处,以备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德宗以后,因时事多艰,常需有随时商议机要的人,翰林学士遂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和机要秘书。以后逐渐定制,凡任免将相、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的诏命,都在事先由学士院起草,次日召集群臣宣布。正式的诏书都是用黄麻纸书写,由中书省颁布,只有翰林学士所起草的上述诏书用白麻纸,特别是任命宰相,必须保密,不能由宰相本人经手,故为学士院的专责。制诰本是中书舍人之职,自设翰林学士之后,中书舍人所掌正式诏敕称为外制,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特殊文告称为内制。唐代的翰林学士是差遣,无固定员额。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都可入选。入院一年,则升为知制诰。未升知制诰者不得起草文书。班次各依其本官,内宴时在宰相之下,一品之上,故有“内相”之称。不管本官高低,为翰林学士者升迁必易,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宋代的翰林学士是正官,不是差遣,学士资浅者只称直学士院,只有资历最深的才正式任命为翰林学士。任此职便有升任宰相之望。宋代翰林学士皆加知制诰官衔,称为内制,中书舍人称为外制,合称两制,与唐制同。惟宋代两制都是正官,同为朝列的清班,辽于翰林院、金于翰林学士院、元于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均沿设翰林学士,地位较唐宋时为低。明代以翰林学士为翰林院的主官,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字、备皇帝顾问。清代废。特派大臣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 翰林学士差遣名、职事官名。 职掌❶带“知制诰”三字,在学士院内供视草之职,掌撰内制(北宋前期,掌内制之翰林学士如本官阶升至“中书舍人”,则不带“知制诰”)。 官品正三品(《宋史·职官志》8《官品》、《分纪》卷15)。 编制宋前期六员、元丰新制二员。然历朝未必拘守,或缺员,或超编置“员外学士”(《宋会要·职官》6之50)。 简称与别名❶翰林。《容斋三笔》卷12《侍从两制》:“翰林本以六员为额。”《宋会要·职官》6之45:“《两朝国史志》:“学士院……学士六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