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秘鲁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秘鲁疣 秘鲁疣verruca peruana又称“卡里翁病”、“巴通病”。流行于秘鲁、拉丁美洲等地的地方性传染病。突然发生粟粒性和结节性两种皮损,数目多少不一,对称分布,早期可侵及黏膜。粟粒可由针头至豆子大,呈樱桃红色,多有蒂,好发于四肢伸侧及面部,散在分布,约4~6个月后皮损消退,不留痕迹。结节呈卵圆形,渐向表面生长,直径1~2cm,多见于膝、肘部皮下组织内,破溃后易成溃疡,引起出血。该症是由野口白蛉和疣肿白蛉传播感染。 ☚ 皮肤平滑肌瘤激惹现象 卡里翁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