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侃
南朝梁武帝时名将。字祖忻,泰山梁父(今山东泰安县南)人。身高七尺八寸。少年雄勇,膂力绝人,步弓用二十石,马弓用六石。曾在兖州尧庙蹋壁,能直上墙壁五寻,横跑达七步。泗桥有几个石人,长八尺,大十围,羊侃抓起来相撞击,全部破碎。又善马上使矟。梁武帝时,少府新造两刃矟,长二丈四尺,围一尺三寸。梁武帝赐给羊侃吐谷浑名马,命表演马矟。羊侃执矟上马,左右击刺,充分表达了马矟的妙用。参观者甚多,有人登树而观,竟然将树压折。后来人们称这柄两刃矟为“折树矟”。
南朝梁将领。字祖忻,泰山梁父(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初仕魏,随父在梁州,立有功,为尚书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侃为偏将,从萧宝寅讨莫折天生,因功升征东大将军,领泰山太守。中大通三年(531年),率军南归,授徐州刺史。太清元年(547年),进侍中,号冠军将军,会兵北征,诸军受挫,唯侃全军而还。侯景反叛,侃副宣城王都督城内诸军事。景执侃长子威胁侃降,侃不为所动,仍据内城死守。数日病死,城亦为景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