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罗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羅勒
羅勒  luólè

亦稱“蘭香”,俗亦稱香菜。唇形科,一年生芳香草本。莖方,多分枝,葉略有紫色,夏秋開白或淡紫色花,爲辛香類蔬菜。晉·張華《博物志》卷二:“燒馬蹄羊角成灰,春散諸濕地,羅勒乃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蘭香》:“三月中候,棗葉始生,乃種蘭香。”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十:“蘭香,本名羅勒,後趙石勒以羅勒犯己名,改爲蘭香,至今以爲名也。”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十八引劉禹錫曰:“蘭香,處處有之。有三種:一種似紫蘇葉;一種葉大,二十步内即聞香;一種堪作生菜。”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羅勒》。

羅勒

罗勒sweet basil

唇形科(Labiatae)罗勒属中以嫩茎叶为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Oci-mum basilicum L.var.pilosum (Will) Benth.,别名毛罗勒、兰香等。染色体数2n=2x=48。调制凉菜、油炸或作汤。食后有消暑解毒之效,叶可提炼芳香油。茎、叶可入药,有健胃功效。罗勒起源于中国,北魏《齐民要术》(贾思勰撰)中已有罗勒栽培和加工方法的记载。在亚洲、非洲的温暖地带有广泛分布。在中国的河南、安徽等省栽培较多。


罗 勒


罗勒全株被稀疏柔毛。茎高20~80厘米,横切面直径0.3~0.4厘米,圆形;花茎为四棱形,多分枝。叶对生,柄长约1.5厘米,卵圆形,叶缘呈疏浅不规则锯齿状,长3~5厘米,宽约3厘米。花分层轮生,每层有苞叶2枚,花6朵,形成轮伞花序。每一花茎,一般有轮伞花序6~10层。花萼筒状,宿萼。花冠唇形,白色或淡紫色,雄蕊4,柱头1,每花能形成小坚果4枚,坚果黑褐色,椭圆形,长约1毫米。千粒重2克左右。
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多4月上旬播种。一般采用平畦撒播,3~5天出土。当真叶出现后,间除双株苗及杂草,旱时浇水,生长中后期结合浇水追硫酸铵1~2次。苗高6~7厘米时,开始间拔幼苗食用,至茎高20厘米后,连续采摘嫩茎、叶供食。采种株不能采摘嫩茎叶,一般7月开花,至8月上旬果实成熟,及时采收种株。

罗勒common basil

Ocimum basilicum,别名零陵香、毛罗勒、省头草。唇形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48。株高20~80cm,全株被疏柔毛,枝叶有强烈香气。叶对生,矩圆形至卵形。假总状花序顶生,长10~20cm。苞片倒披针形。小花6朵轮生。萼钟形,外被柔毛,萼筒宿存。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色,长约0.6cm,上唇宽大4浅裂、下唇矩圆形下倾。花期夏、秋季。有紫叶品种(cv. Purpuras-cens),叶色青紫。原种分布于非洲及亚洲的暖地,不耐寒。早春播种繁殖。用于花坛边缘与花境及疏林地被。

罗勒

药名。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又名兰香、香菜、翳子草、九层塔、家佩兰、省头草。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的全草。各地多有栽培,南方亦有野生。辛,甘,温。入脾、肺、胃、大肠经。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
❶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中暑,食积不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泻痢,风湿痹痛,遗精,月经不调,煎服:5~15g。
❷治跌打扭伤。煎服或捣敷。
❸治湿疹,皮炎,煎服并煎水洗;齿龈烂疮,烧灰涂敷。罗勒含挥发油,油中含罗勒烯、甲基胡椒酚、芳樟醇、1,8-桉叶素、牻牛儿醇等。全草含黄酮类如槲皮素、芸香苷、迷迭香酸、圣草素及其糖苷;又含香豆精类如马栗树皮素等。本品可增强胃屏障、抗胃溃疡,还可抗补体,亦促进卵泡成熟排出等。

罗勒basil,sweet basil

Ocimum basilicum L. var. pilosum(Will.)Benth.,又称毛罗勒。唇形花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2n=2x=48。分布于中国及日本。河南、安徽省皆有栽培。全株被稀疏柔毛,茎高50~60 cm,圆形,花茎四棱形。叶腋多分枝。叶对生,叶片卵圆形。花在花茎上分层轮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小坚果4枚,黑褐色。嫩叶、幼茎有特殊的薄荷香味,加蒜砸碎,加盐、醋拌后作凉菜或油炸,入汤熟食,有消暑解毒的效果。

罗勒

罗勒

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有浓烈芳香味。茎直立。叶对生。花唇形,白色或淡粉红色。果褐色。具有祛风消肿、散瘀止痛、疏风解表的功能。药用全草。主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蛇咬伤、外伤出血、湿疹、皮炎等病症。

罗勒luó lè

《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罗勒(20)。药名。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全草。
【别名】兰杏(《齐民要术》),香菜(《嘉柏本草》),翳子草(《本草纲目》),千层塔、九层塔、香花子(《岭南采药录》),家佩兰(《中国药植志》),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广西中药志》),野金砂(《中国药植图鉴》),鱼香、薄荷树(《广东中药》),省头草(《江苏药材志》)。
【性味】辛,温。
❶《千金·食治》:“味苦辛涩,温平,无毒。”
❷《嘉祐本草》:“味辛,温,微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
❶《千金·食治》:“消停水,散毒气。”
❷《嘉祐本草》:“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宜生食。又疗齿根烂疮,为灰用甚良。又动风,发脚气,患啘,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
❸《岭南采药录》:“治毒蛇伤,又可作跌打伤敷药。”
❹《现代实用中药》:“为产科良药,能使分娩前后血行良好,并治胃痉挛、肾脏病。”
❺《中国药桓志》:“有消暑解热效用。”
❻《南京民间药草》:“叶与丹参煎水服,可通经活血。”
❼《广西中药志》:“疏表,散风热。治外感头痛、发热咳嗽,皮肤瘾疹瘙痒。”
❽《中国药植图鉴》:“揉汁可治眼睛胬肉。”
❾《广东中药》:“止痛消肿。治风毒疮,风湿肿。”
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外感风寒,头痛,胸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三钱;或捣汁。外用:捣敷,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汤洗。
【宜忌】气虚血燥者慎服。
❶《千金·食治》:“不可久食,涩荣卫诸气。”
❷《嘉祐本草》:“不可过,多食窒关节,涩荣卫,令血脉不行。”

罗勒

罗勒

罗勒,又名兰香、香菜、翳子草、九层塔、家佩兰。始载于《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为唇形科植物罗勒Qcimumbasilicum L. 的全草。分布于新疆、吉林、河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多为栽培,南方有逸为野生的。
本品味辛,性温。功能祛风化湿,行气健胃,活血解毒。主治风寒外感所致的寒热、头痛,暑湿引起的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胃呆、腹泻,以及月经不调、跌扑损伤、蛇虫咬伤、湿疹、瘙痒等证。临床用于风寒外感,可与紫苏、薄荷、生姜等配伍; 暑湿内停,脾胃运化失常,症见胸闷腹胀者,可配藿香、厚朴、半夏、茯苓以行气化湿; 气滞而脘腹胀痛者,可配香附、延胡等理气止痛; 如见胃呆消化不良,亦可与神曲、谷芽、麦芽等消食药同用。《嘉祐本草》云: 本品能“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亦即芳香化湿健胃之意。于夏月采叶泡水作凉茶饮,可以解暑辟秽。本品治月经不调、跌扑损伤,均取其活血行瘀之功。月经不调可配丹参煎服; 跌扑损伤肿痛,除煎服外亦可同威灵仙、赤芍药煎水熏洗患处,或用鲜草捣烂外敷。《岭南采药录》载蛇伤方,用鲜罗勒与毛麝香、血见愁、七星剑同用,捣敷伤处。皮肤湿疹、瘙痒,多用鲜草煎水外洗。煎服,10~15g。
罗勒子,又名兰香子、光明子。为罗勒的果实,亦供药用。功专明目去翳。用于目赤肿痛,拳毛倒睫、角膜云翳等证。可内服并外用。煎服,2~5g;外用,研末点眼。实验研究: 罗勒茎、叶、花穗都含挥发油,茎、叶含油量为0.1~0.12%。油中主含罗勒烯、α-蒎烯、桉叶素、芳樟醇、牻牛儿醇、柠檬烯、3-蒈烯、甲基胡椒酚、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茴香醚、桂皮酸甲酯、己-3-烯-1醇、辛-3酮、糠醛、荜澄茄醇Ⅰ、Ⅱ、表双环倍半水芹烯等。
罗勒种子含灰分8.70%,蛋白质16.40%,脂肪16.86%、纤维28.14%、水分6.87%、碳水化物23.03%。种子油中含棕榈酸3.3%、硬脂酸6.4%,油酸15.4%、亚油酸56.3%,亚麻酸18.5%。果实的粘质中含戊糖结合类脂10.3%。种子中的储存糖分主要是车前糖、蔗糖和非还原性寡糖。

☚ 草果   温中祛寒药 ☛

罗勒

罗勒

罗勒,维吾尔药物名热依汗,别名苏里塔努 热亚很、沙斯排热密、土里斯。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的地上部分。我国分布于新疆、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国外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等国及非洲等地。
本品的干燥全草为带有果穗的茎枝,叶片多已脱落。茎方形,表面紫色或黄紫色,有柔毛;折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花已凋谢,宿萼黄棕色,膜质,具5裂,内藏棕褐色小坚果,气芳香,有清凉感,以干燥、茎细、无泥沙杂草者为佳。
本品性二级干一级热,味微辛。功能生干生热,调节异常黏液质,开通阻滞,芳香开窍,安神强心,祛风止痛,止泻止痢等。主治湿热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肝脏阻滞,吸收不佳,心悸忧郁,心神不定,瘫痪,面瘫,关节疼痛,腹泻痢疾等。内服5—7 g,外用适量。本品对眼睛有害,可降低视力,矫正药为葡萄醋或马齿苋。若本品缺货,可代用香青兰、紫苏。本品可入糖浆、汤剂、油剂、敷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全草含挥发油0.04%—0.12%,主要成分为罗勒烯(ocimene)、α-蒎烯、1,8-桉叶素(1,8-cineole,encalyptole)、芳樟醇(lina Lool)、龙牛儿醇(geraniol)、柠檬烯、蒈烯-3(△3-carene)、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丁香油酚(eugenol)、丁香油酚甲醚(eugenolmethyl ethrt)、茴香醚(anethole)、桂皮酸甲酯(methyl cinnaminate)、乙烯-3-醇-1(3-hexenl-0.1)、辛酮-3(3-octanone)及糠醛(furfurol )、β-聚伞花素(β-cymene)、壬醛(nonyl aldehyde)、对金合欢烯(P-farnesene)等。

☚ 艾蒿   欧菝葜根 ☛
000249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