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克里木战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克里木战争

 1853~1856年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巴尔干而进行的战争,又称“东方战争”。19世纪中期,沙俄为了控制黑海海峡,夺取巴尔干,加紧侵略土耳其帝国。英、法也在向中东扩张,因此,俄、英、法矛盾日趋尖锐。1853年,俄国借口土耳其拒绝保障东正教的特权,出兵占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土耳其对俄宣战。11月,俄舰队在黑海南岸西诺普港击败土耳其舰队。英、法出面干涉。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同年秋,英、法、土联军在克里木登陆,俄军被围困在塞瓦斯托波尔。一年后,联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1856年,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规定俄国不准在黑海保有舰队,黑海沿岸要塞必须拆除,比萨拉比亚南部的一块领土划归摩尔达维亚和土耳其。俄国在近东的扩张企图遭到严重打击,加深了国内农奴制的危机。

克里木战争

亦称“东方战争”。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4国联盟之间的战争。因主战场在克里木半岛而得名。战争爆发时,俄军可用于对外作战约70万人,火炮1400余门,战舰380艘;联军总兵力达100余万人,战舰440艘。1855年9月,联军攻陷俄国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俄国战败。俄军损失50余万人;联军损失:土耳其40万人,法国9.9万人,英国2.2万人。

克里木战争

克里木战争Kelimu zhanzheng

1853—1856年以克里木半岛为主战场的 一次国际战争, 其实质是沙俄与英、法在近东争霸。19世纪50年代初,俄、法分别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争夺耶路撒冷圣地建筑的 “钥匙权”(管辖权), 对土耳其施加压力。1852年, 土耳其将钥匙权交给天主教。1853年7月,俄国以保护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内的东正教徒为名, 侵入土耳其属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今罗马尼亚)。10月, 土耳其对俄宣战。11月,俄国舰队在锡诺普歼灭土耳其黑海舰队。1854年1月, 英、法舰队驰入黑海, 保护土耳其海岸和运输。3月, 英、法、土缔结军事防守同盟, 随后,法、英对俄宣战。5月,俄军在锡利斯特拉遭土军抵抗,折兵5万。奥地利陈兵边境, 要求俄国撤军。俄军被迫放弃两公国。9月,英、法、土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围攻俄国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恶战349天。1855年1月,撒丁王国参加联军作战。9月,俄军放弃要塞。俄、土陆军在高加索、英、法和俄海军在波罗的海也进行了战斗。1856年2月,俄国被迫宣布停战。3月,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规定列强共同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完整, 俄国将南比萨拉比亚割给摩尔多瓦, 实行黑海中立化, 禁止军舰通过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 禁止俄土在黑海沿岸建立军火库。克里木战争双方损失惨重。统计数字众说纷纭。最低数字为双方各损失25万人,最高数字为俄国损失52万、土耳其40万、法国9万5千、英国2万多。战争结束了俄国的欧洲霸权, 建立了法国拥有欧陆优势的新格局。

☚ 神圣同盟   普奥战争 ☛

克里木战争

亦称“东方战争”。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四国联盟之间的战争。因主战场在克里木半岛而得名。19世纪中叶,土耳其成为欧洲列强分割的对象。俄国力图击败土耳其,控制黑海海峡,插足巴尔干半岛。英、法也企图控制土耳其,霸占中近东,两国与沙俄存在尖锐矛盾。1853年10月,俄土战争爆发。11月,俄军在西诺普海战中击败土耳其舰队。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翌年1月,撒丁王国也参加了对俄战争。战争先后在多瑙河、高加索和克里木3个战区进行。1855年9月,英、法、撒、土联军攻陷俄国海军基地塞互斯托波尔要塞,俄国战败。1856年3月,战争双方签定了《巴黎和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