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艺术
“克里特文化”也称“米诺斯文化”,与迈锡尼文化同被称为“爱琴文化”,是希腊文明的先驱,它重新被认识是在近百年来考古学家于克里特岛的发现之后。公元前二千年代的前期,地处欧、亚、非之间的克里特岛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经济、商业很发达,文化也因此得到了交流和发展,艺术受其他民族和埃及的影响,但仍不失其独特风貌。世俗建筑得到发展,发掘的克诺索司的米诺斯王宫,由国王大厅、卧室、浴室、柱廊和各类房屋,及可容纳五百人的大剧场,组成可观的大建筑群,建筑高低错落,迂回曲折,并饰以壁画浮雕。壁画妇女形象较多,有些画上的妇女衣着和发饰与18世纪巴黎摩登女郎颇为相似,被称为“巴黎之女”。壁画题材丰富,充满生活气息,有采集花草或聚众交谈的妇女,有描写动物的,较之埃及艺术更重写实,但也受埃及艺术“正面律”格式的影响。雕刻艺术生动而写实,发现的有泥塑和象牙的《蛇之女神》、浮雕《母子牛》等。还有与人同高的大陶缸,口大底小,黑底上绘着白、红、橙色的几何图形,植物和章鱼的纹样。公元前14世纪左右亚该亚人占领了克里特岛,克里特文化也以此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