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绿风内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绿风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绿风、绿风内障证、绿水灌珠、绿水灌瞳、绿风变花。为五风变内障之一。多由肝胆风火升扰,或阴虚阳亢,气血不和引起。症见发病迅猛,眼珠剧烈胀痛,牵引眼眶头额胀急,疼痛欲裂,恶心呕吐,视力锐减,见灯光周围似有彩虹环绕,抱轮红赤,黑睛雾状混浊,瞳神散大呈淡绿色,眼珠变硬,“乃青风变重之证,久则变为黄风”(《张氏医通》卷八)。本病类今之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由肝胆风火引起者,宜平肝、息风、泻火,用绿风羚羊饮加减;由阴虚阳亢,气血不和引起者,宜滋养肝肾,调和气血,用明目地黄丸加减。

绿风内障

五风内障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青光眼。多由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肝气郁结、阻滞脉络、眼内水液不能输泄所致。常见瞳孔散大,瞳孔区呈淡绿色,头目胀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眼压增高等。

绿风内障

病名。以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严重减退为特征。伴眼珠胀痛,连及目眶、鼻颊、额颞,恶心呕吐,抱轮红赤等。多因肝胆风火攻目,或痰火窜扰,或阴虚阳亢,风阳上扰所致。治宜清肝熄风,降火逐痰,滋阴平肝;局部宜及早频用缩瞳剂,必要时手术治疗。

绿风内障lǜfēnɡnèizhànɡ

五风内障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简称绿风, 又名绿水灌珠。多因肝胆风火升扰, 或阴虚阳亢, 气血不和等引起。症见瞳神气色浊而不清, 散大呈淡绿色, 视力减退, 看灯光似有彩虹环绕, 眼珠胀痛, 牵连眼眶、头额、鼻颊作痛, 恶心呕吐, 抱轮红赤。相当于青光眼。为“青风变重之证, 久则变为黄风”( 《证治准绳》(一) 杂病第七册), 易致失明。治宜清热平肝息风, 用绿风羚羊饮( 《医宗金鉴》: 黑参、防风、茯苓、知母、黄芩、细辛、桔梗、羚羊角、车前子、大黄) 加减; 滋水涵木, 用明目地黄丸加减;滋养肝肾, 调补气血, 可用绿风还睛丸( 《医宗金鉴》: 甘草、白术、人参、茯苓、羌活、防风、菊花、生地黄、蒺藜、肉苁蓉、山药、牛膝、青葙子、密蒙花、菟丝子、木贼、川芎) 加减。

绿风内障

绿风内障

头眼剧烈胀痛,恶心呕吐,视力急趋下降,瞳神散大,气色呈隐隐绿色的病症,称为“绿风内障”。为五风变内障之一,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早于《外台秘要》卷二十一中已有记述,谓:“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翳青盲,皆是虚风所作,当觉急须即疗,汤丸散煎针灸,禁慎以驱疾势,若眼自暗多时,不可复疗。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
多因暴怒忿郁,郁遏化火生风,风火升忧于目;或因肝风内动,湿痰蕴积,上凌清窍。由于肝火、肝风、痰湿等,导致目失清纯,故瞳内气色不清而呈淡绿。风火伤及肝气,气耗不敛,故瞳神散大。常为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亦可双眼同时发病。本病可由青风内障发展而来。
症见头目剧烈胀痛,痛及眼眶骨和鼻根,视力急骤下降,热泪频流,胞睑轻微红肿,白睛混赤,黑睛混浊如呵气之玻璃,瞳神散大,瞳内气色失于清纯,呈淡绿色,触之眼珠坚硬,甚者如石,兼见发热恶寒,恶心呕吐。若失治视力速降而目盲。
证属肝火上凌者可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当清肝熄风。方用羚羊角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证属肝风内扰,痰湿上凌者,兼见苔白腻,脉弦滑。治当平肝熄风,除湿化痰。方用半夏羚羊角散(《审视瑶函》)。
如兼见头痛呕吐痰沫,四肢厥冷者,为厥阴之气上逆。治宜温经降逆,除湿化痰。方用吴茱萸汤(《审视瑶函》);如头眼胀痛剧烈者,可参照雷头风治法。
针刺治疗,选用攒竹、太阳、丝竹空等处,开导出血,以疏郁滞。外用槟榔碱或丁公藤等缩瞳眼药水点眼,收敛瞳神,以免神光耗散。必要时需用手术治疗。本病预后,与救治的时机、措施密切相关。若失治,久则瞳神内气色变淡黄,而成黄风内障。

☚ 青风内障   黄风内障 ☛

绿风内障lǜ fēng nèi zhàng

glaucom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