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维摩诘经讲经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维摩诘经讲经文

维摩诘经讲经文

变文。古代民间讲唱文学的最初形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据《维摩诘经》载,维摩诘是毗耶离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深通大乘佛法。此篇还是通过讲唱的方式,描述了他与文殊利利等人共论佛法的过程,宣传主观修养的思想。此篇原无标题,题目是整理者根据内容拟定的,原文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 捉季布传文   董永变文 ☛

维摩诘经讲经文

 (上缺)□有何所□表□□□□□者□□有□解信不敢广谈。□□五种且第一,依《显扬论》:信为七圣财之无胎,谓信灵(灵)一数为七圣财。若世财为生死之本,能沉溺有情,出世财者,得卉解脱之乐。夫欲求宝,先有其信□□,如世商人入海求宝,喻修行人於真如法中求宝,即知仏身体上,有何(河)沙万德法宝。□□□究竟可证之处,先须有信,信有七圣财,□《净名经》云,资财无量,摄诸贫民。此性七圣财,能於现在、未来俱益。若世财但利现在,不□能济险道。第二、依《唯识论》云:信如水清□,能清於浊水,能治不信。自性浑浊,意云:□信自性浑浊,如泥状(泥鳅)鱼,将身人清水,水亦变为泥。若将珠投之,随珠浊水便清。第三,依《俱舍论》云:信拔众生,出生死泥。意云:正法为仏手,信为众生手,即序分也,两手相接,出生死泥。第四、信者,如人泛大溟海,假手行舟,渡生死河,信为其手。第五、如《华严经》云:如人有手,自采取珍宝:若无手者,空无所获,入仏法者,亦复如是。已下不能广解也。若论经首置[如是]两字,已表信也者,若据慈恩解信,理有十般,不敢广谈,聊申五种:且第一、依 《显扬论》,解倍是七种圣财之无胎,可谓信戒(戒)闻相惠,惭愧为七圣财,信为一数。且信名除疑财,既能发信,除荡疑心,悟身边有出世之财,知经内有成仏之路。遂除懈怠,便即进修,喻如人海无殊,恰似求珠不异。若能入海,必遇金银。解听经文之获圣果,世上七珍之宝,偏除现在负穷。身中七圣之财,能救当 (节录)
 
 维摩诘,又名 “毗摩罗诘”,意思是以洁净,无染污而著称的人。是佛经中一个著名的在家菩萨。在我国有关维摩洁居士的故事很多,以 《文殊问疾》 的故事最为著名。
 《文殊问疾》是 《维摩诘经讲经文》 (参见本条) 的一部分,只是 《文殊师利问疾品》 中的一段,原卷末题作 “文殊问疾第一卷”,可见这一品的讲经文还分好几卷。这一段的经文只有180字左右,而敷演的说唱词却多至几百行,如果不算空格和标点,实有文字也有3千字左右。经文讲的是释迦牟尼佛要派弟子去看望维摩诘居士的病,好几个弟子都不敢去。最后派了文殊师利。文殊不敢不去,事前先说明维摩诘精通佛典,善于论说,“辩才无滞,智慧无碍,”惟恐去了被他们问倒了不好下台,所以先做一番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讲经文先由都讲唱一段经文,接着由法师讲解内容。不过这种通俗的讲经不讲佛法精义,而是边说边唱,铺叙故事。首先是引出经文: “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然后是白文先解释了 “佛告”二字,下面 “于是有语告文殊曰”之后,就用代言体的 “断诗”,仿佛是扮演佛的角色出场演唱:“今日筵中须授敕,与吾为使广严城。”唱了又说,下面是白文的对话,讲佛在会上敕唤文殊: “劳君暂起于花台,听我今朝敕命。……”说了又唱,先用两首偈诗传达佛的旨意: “望汝今朝知我意,权时作个慰安人”;“为使与吾过丈室,便须速去别花台”。用的全是第一人称的叙事法。这在八股文 (儒家的讲经文)里叫做“入口气”,在现代的曲艺里叫做“起角色”,就是以剧中人物的身份来说唱,只是不化妆而已。
 讲经就是用说文学的形式进行的,虽然不能说讲经是中国说书(包括平话、诗话、词话、宝卷等多种体制) 的起源,但它确实大大推动了说书艺术的发展。从现存的敦煌写卷看、讲经文叙事十分详尽细致,又十分讲究形式美,注重格律词藻,试看《文殊问疾》 的最后一节,经文只有28字: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讲经文则铺叙成六七百字的骈体文和七言诗赞。开头一段说:
 文殊受敕,领众前行,声闻五百同随,菩萨八千为伴。……是时也,人浩浩,语喧喧,杂沓云中,欢呼日下。遏翠微之瑞气,散辽绕之祥霞。内发峨峨,珠衣灼灼,曳六铢之妙眼,戴七宝之头冠,蹙金缕以叠重,动香风而逦迤。……这些具体精细的描写,都出于艺术的想象和创造。讲经人用了大段骈四俪六的辞赋,对仗工整,音调铿锵,显然出于文化修养较高的作者。这种说唱文学,随着它进入宫廷殿堂,迎合了统治阶级的爱好,有逐步贵族化的倾向。讲经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不同于一般市井艺人,竭力追求文辞的华丽,词藻的丰富,形成了一种特殊文风。这种赋赞体的骈文在后来的话本和通俗小说里仍然随处可见,例如《水浒传》里就有不少描写场景和人物容貌服饰的赋赞。可见这是唐代以来说唱文学的一种艺术传统。当然,这种装饰性的文辞对于说唱文学及通俗小说在艺术上的贡献未必值得称赞。
 还有讲经文的唱辞,在写卷中分别注上了“断”、“侧”、“侧吟”等文字,怎么解释,研究者还有不同看法。但从格律上分析确是各有不同的体式。有的是对仗工整的七律,如文殊的一首偈:“既蒙圣主遣殷勤,不敢推辞向会陈。衔敕定过方丈室,宣恩要见净名尊。金光动处祥光现,月面舒时瑞色新。此日圣贤皆总去,吾为首领尽陪轮。”有的是专押仄声韵的侧吟,如七首都用“遥凭大圣垂加护”和五首都用“一齐礼别(或作谢)黄金相”为结句的联章曲词。有的是完全不用韵的七言句。似乎作者有意安排调节,造成错落有致、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配套格式,近于后世的套曲。讲经文在体制上的多样化,《文殊问疾》是一篇很典型的代表作。
维摩诘经讲经文

维摩诘经讲经文

敦煌存讲经文之一。有7种抄本,即S.3872、S.4571、P.2122、P.2292、P.3079、罗振玉旧藏、苏藏 Ф-252。标题俱失,《敦煌变文集》卷五王庆菽校录本依所演绎之经拟名。苏联孟西科夫编苏联所藏敦煌卷子目录时拟题作《维摩诘所说经讲经文》。该讲经文是演绎《维摩诘所说经》,讲解佛教信徒,出家在家之间,无高上卑下分别之佛理。维摩诘,一个在家居士,他的神通道法,远过于诸菩萨,佛派大弟子及弥勒佛问疾,竟皆辞避不敢往。舍利弗是佛弟子中最有智慧者,也被维摩诘宅神天女以智辩困窘。最后,文殊菩萨前去完成了佛的重托。它结构宏大,铺排渲染活泼,想象丰富,辞采俊丽,是讲经文中难得的富有文学性的作品。

☚ 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 ☛
维摩诘经讲经文

维摩诘经讲经文

敦煌存讲经文之一。有7种抄本,即S.3872、S.4571、P.2122、P.2292、P.3079、罗振玉旧藏、苏藏 Ф-252。标题俱失,《敦煌变文集》卷五王庆菽校录本依所演绎之经拟名。苏联孟西科夫编苏联所藏敦煌卷子目录时拟题作《维摩诘所说经讲经文》。该讲经文是演绎《维摩诘所说经》,讲解佛教信徒,出家在家之间,无高上卑下分别之佛理。维摩诘,一个在家居士,他的神通道法,远过于诸菩萨,佛派大弟子及弥勒佛问疾,竟皆辞避不敢往。舍利弗是佛弟子中最有智慧者,也被维摩诘宅神天女以智辩困窘。最后,文殊菩萨前去完成了佛的重托。它结构宏大,铺排渲染活泼,想象丰富,辞采俊丽,是讲经文中难得的富有文学性的作品。

☚ 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 ☛
000069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