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绀珠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绀珠集笔记小说集。佚名辑。十三卷。清修《四库全书》收编此书,系内府藏本。惜不著辑者姓氏,故此作佚名辑。《四库全书总目》转引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绀珠集》十三卷,称为朱胜非编百家小说而成。”所言体例卷数皆与今本相合。此书当为宋代朱胜非所辑。转而又从原书有绍兴丁巳王宗哲序中提出质疑,王序谓:“《绀珠集》不知起自何代,建阳詹寺丞出镇临门,命之校勘,将镂版以广其传”,云云,因考丁已为绍兴七年(1137),另据《宋史·朱胜非列传》说,胜非以绍兴二年(1132)入相,既罢后,于绍兴五年起知湖州,后引疾归。废居八年而卒。当王哲宗作序时,胜非方以故相里居,假若此书果出自胜非之手,绍兴七年校勘者未知辑者姓氏,有悖于情理。进而又怀疑晁公武可否误记。至于旧说唐张说有《绀珠》等,则此集撰辑之人更迷离恍惚了。纵然是朱张二说难以定论,则此书是在宋初,大兴编辑如《太平广记》一类小说总集之风影响之下出现的,它与曾慥所编《类说》体例相仿,均为摘录唐宋小说的选本,所引录古书一百三十七种之多,仅及《类说》引书之半。内容杂丛,保存了稀见的笔记小说,具有史料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绀珠集十三卷。作者不详。据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载:“《绀珠集》十三卷,朱胜非编百家小说而成。以旧说张燕公有绀珠,见之则能记事不忘,故以为名”。其所言体例、卷数皆与今本相合。然而,在此书书首有绍兴丁巳灌阳令王宗哲序,称“《绀珠集》不知始于何代。建阳詹寺丞出镇临门,命之校勘,将镂版以广其传”。考丁巳为绍兴七年 (1137),而《宋史·朱胜非传》以绍兴二年 (1132)入相,既罢以后,以五年起知湖州,后以疾归,废居八年卒。是王宗哲作序,胜非以故相里居,若此书果出其手,何云此书不知起于何代,校刊之人不知作者姓氏?晁公武言朱胜非所作恐怕有误。由此推之,《绀珠集》当为宋以前的作品。《绀珠集》体例与宋曾慥《类说》相近。《类说》引书二百六十一种,《绀珠集》引书一百三十七种。但两书取舍颇有同异,且其所引之书多为古本,可供校刊者参考。该书自宋代起就刊布于世。现今的主要版本有:明天顺庚辰刊本,宋绍兴丁巳刊本,拜经楼有龚蘅圃手抄校本,《四库全书》 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