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纺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纺轮

原始的捻线工具。为一中央有单孔的小圆轮。插以小竹、木棒即成纺锤。多系陶制,也有石制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纺轮

纺轮

纺轮为原始的捻线工具。一中央有孔的小圆轮,插以小竹、木棒即成纺锤。多系陶制,也有石制的。新时器时代汉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 石镞   网坠 ☛
纺轮

纺轮

(一)仰韶文化期半坡先民巧妙利用重力牵伸力和旋转力而发明的一种纺织工具, 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纺锤。在半坡遗址出土有52个石质和陶质的纺轮,一般中间有圆形小孔。其大小一般为底径5.5~6厘米,厚0.5~3厘米。同时出土的陶器上亦发现有不少编织印痕, 表明当时已有较高的编织技法,如斜纹、缠结、棋盘等。在半坡遗址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陶器上, 印有好象是用绞缠法制作的麻布印痕,每平方厘米有经纬各10根左右,可知当时的织机与我国近代少数民族的原始水平腰机相仿。另在半坡遗址还出土有280多枚精巧的骨针,均为磨制而成。其中270多枚骨针都有孔眼,最长的2.5厘米,最短的1.6厘米,一端锐尖,另一端扁平而带孔。骨针的小巧和它的钻孔技术,可以与今天的钢针相媲美。无孔眼针一般较长,达5~9厘米,个别的体长而弯曲,可能有特殊用途。这表明半坡妇女已用麻布、兽皮和麻线缝制衣服。以上事实表明,六千年前西安近郊一带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编织技术和纺织技术,开始从事纺织席、篮、鱼网和纺线织布,并开始缝制和穿着衣服。(二)西周纺织工具。1955~1957年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村北发现。多系陶制,有少数几件为石制。

☚ 大荔人石器   半坡渔具 ☛
纺轮

纺轮

纺轮为原始的捻线工具。一中央有孔的小圆轮,插以小竹、木棒即成纺锤。多系陶制,也有石制的。新时器时期汉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 石镞   网坠 ☛

纺轮

纺织拧线的工具。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常见器物。楚国纺轮多为混质灰陶,主要形状有两种:最多的为厚轮形,两面平,周围边面有折棱,厚实,并有大、小型之分;另一种较少见,为两面中间突起,孔在突起的中部穿过,四周边沿较薄。这两种纺轮都在纪南城龙桥河西段出土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