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灌睛
血灌睛珠,滞塞不通,以赤胀为主的眼病,称为“瘀血灌睛”。见于《证治准绳》。
本病多因热毒亢盛,壅遏脉络; 或因眼、鼻、头等部外伤,致目中气机阻滞,瘀血灌注积滞而成。
其症初起红赤较轻,次后紫胀,及后则白睛赤丝虬脉紫胀高起;在胞睑则肿胀如杯,兼有椒疮之患。在睛珠可有凝脂翳,花翳白陷,黄液上冲,甚至有鹘眼凝睛等变证。
本病需与血灌瞳神鉴别。血灌瞳神为血溢络外,灌于黑睛与黄仁之间,或灌于黄精之后。而本病则为瘀血塞滞,灌于胞睑、白睛等脉络之内。
证属热毒亢盛者,可见头痛眼胀,泪热羞明,视物不清,胞睑虬筋紫胀,焮热赤肿,甚如红桃,睁眼艰难,白睛红赤,丝脉粗曲。甚则肿胀高起,努出睑外,黑睛溃陷,或见黄液上冲,目珠突起而转动失灵。身热烦渴。溲黄便结,舌红脉数。治宜解毒泻热,凉血活血。方用分珠散(《证治准绳》),或宣明丸(《证治准绳》),加银花、连翘、丹参、丹皮之属。
证属外伤而致瘀血灌睛者,可见于眼、鼻,或头部外伤之后胞睑紫肿。甚可越过鼻梁而达对侧睑下,睑硬难开。白睛溢血胀起。甚者目珠外突,运转失灵,胀痛不适。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用通血丸(《证治准绳》),或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外用热敷以助消瘀。若由外伤所致者,一日之内,冷敷以止血定痛,一日之后改用热敷,并可用七厘散(《良方集腋》)调酒外涂(勿入眼内)。若黑睛有凝脂翳或有黄液上冲者,必须及时扩瞳。以免导致瞳神干缺,并可用1%黄芩素液或10%黄连眼药水等点眼,每日三四次。若热毒亢盛,肿胀较重者,可酌情选用开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