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绢
由于时代不同,所以各时代画家所使用的纸绢也有所不同。当我们掌握了各种纸绢的特征,对于鉴定书画真伪有很大帮助。
宋代及宋代以前作画多在绢上。因纸绢的质地不及铜、瓷等坚固,故流传下来的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很罕见。如今我们能有幸见到的古代绘画作品要以明、清时期居多,按数量来看清代又明显多于明代。
明代绘画用绢基本上有两种。一般宫廷画家所用绢质地细致、匀净,如宫廷画家吕纪、王谔等。除宫廷画家外,沈周、唐寅、仇英等人也用。到了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一种质地粗糙、经纬稀疏的绢,此绢不易受墨,手感如同沙纸,郭诩、张路等人常用其作粗笔水墨写意画。自明代开始有用金笺作画的,这种金笺最初只是洒金笺。到成化年间发展为大片洒金笺,这种金笺大多用于折扇面,如吴宽、祝允明常用这种扇面作画。至正德、嘉靖年间,文征明等人所用扇面多为泥金笺。明代中期以后还出现了云母笺,这种笺质地全熟,最初也用于制作折扇。明代书画用纸一般沿袭宋、元习惯,多用半熟纸。自沈周之后逐渐使用生纸。明代嘉靖前后,徐渭多用生纸作泼墨写意画,这种生纸能表现富于变化的水墨气息。宣德时期朱瞻基定制一种 “宣德笺”,该纸质地洁白光腻,制作精细,能表现笔墨神采,此纸一直到明代末年、清代初年尚有人使用。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开始有用绫作画,目前所见以沈周为最早。约一百多年后,天启、崇祯年间,用绫作书画才渐流行起来,如明末清初的书画家王铎、傅山等经常使用。
到了清代出现了 “库绢”,该绢质地粗糙,绢面加上各种颜色的粉浆,有的还画上各种金花、粉花,或撇上大小金片、金星。随着写意画的盛行,生纸在清代大量使用。泥金纸自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出现以后,到清代中期时,所制泥金纸呈赤黄色,经久不变。
近代画家在使用纸绢方面,除沿袭清代外,又有所发展,并且有的画家参与新纸的制作。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游江,提出改革造纸原料与配方,经过实验制作出新一代国画纸。
纸绢
由于时代不同,所以各时代画家所使用的纸绢也有所不同。当我们掌握了各种纸绢的特征,对于鉴定书画真伪有很大帮助。
宋代及宋代以前作画多在绢上。因纸绢的质地不及铜、瓷等坚固,故流传下来的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很罕见。如今我们能有幸见到的古代绘画作品要以明、清时期居多,按数量来看清代又明显多于明代。
明代绘画用绢基本上有两种。一般宫廷画家所用绢质地细致、匀净,如宫廷画家吕纪、王谔等。除宫廷画家外,沈周、唐寅、仇英等人也用。到了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一种质地粗糙、经纬稀疏的绢,此绢不易受墨,手感如同砂纸,郭诩、张路等人常用其作粗笔水墨写意画。自明代开始有用金笺作画的,这种金笺最初只是洒金笺。到成化年间发展为大片洒金笺,这种金笺大多用于折扇面,如吴宽、祝允明常用这种扇面作画。至正德、嘉靖年间,文征明等人所用扇面多为泥金笺。明代中期以后还出现了云母笺,这种笺质地全熟,最初也用于制作折扇。明代书画用纸一般沿袭宋、元习惯,多用半熟纸。自沈周之后逐渐使用生纸。明代嘉靖前后,徐渭多用生纸作泼墨写意画,这种生纸能表现富于变化的水墨气息。宣德时期朱瞻基定制一种“宣德笺”,该纸质地洁白光腻,制作精细,能表现笔墨神采,此纸一直到明代末年、清代初年尚有人使用。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开始有用绫作画,目前所见以沈周为最早。约一百多年后,天启、崇祯年间,用绫作书画才渐流行起来,如明末清初的书画家王铎、傅山等经常使用。
到了清代出现了“库绢”,该绢质地粗糙,绢面加上各种颜色的粉浆,有的还画上各种金花、粉花,或撇上大小金片、金星。随着写意画的盛行,生纸在清代大量使用。泥金纸自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出现以后,到清代中期时,所制泥金纸呈赤黄色,经久不变。
近代画家在使用纸绢方面,除沿袭清代外,又有所发展,并且有的画家参与新纸的制作。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游江,提出改革造纸原料与配方,经过实验制作出新一代国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