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中央官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中央官学

012 中国古代中央官学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直接建立并管辖的,旨在培养封建社会各种所需人才的学校系统。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学府,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历代太学、国子监都注重考试。汉代太学初定“岁试”,后实行“二岁一试之制”。考试方法有“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射策者,谓为问难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而释之,以知优劣”。近似现代的抽签命题、自行解答的考试方法)。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规定录取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太学、国子监强调自修、自由研究学术。东汉末创立的鸿都门学;南朝的史学、文学、儒学和玄学;唐、宋、明三代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贵胄学校。东汉的四姓小侯学,指东汉外戚樊氏、郭氏、阴氏、乌氏四大族。明帝永平九年(66)“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后来一般贵族子弟,不分姓氏,皆可入学。弘文馆、崇文馆,是特别教育一等亲贵子弟的贵胄学校,专门招收皇室近亲、皇太后、皇后近亲及宰相大臣散官一品功臣的子孙。弘文馆和崇文馆分别归门下省和东宫管辖,各招生徒30名和20名。宋朝的宗学是专为皇族子孙开设的贵族学校。由王室聘请儒师教8—14岁的皇族儿童。每日诵习20个生字。宋徽宗崇宁三年,分别在南京、西京设立两敦宗院,置大小学教授2人,专教皇族子弟,称为 “宗学”,并改私立为公立。同宗学情形相似的诸王宫学、内小学,也是贵胄子弟学校。明朝的宗学在两京所在地,凡属宗室年未弱冠的世子长子众子及将军中尉等官的子弟,皆可入学读书。教师由王府长史纪善伴读教授等官中之学行优长者充任。清朝的贵胄学校可分宗学和旗学两种。太宗天聪五年,令8—15岁的皇族子孙入宗学读书。乾隆四年规定宗室学生10名配备一名教习。宗学教习初时以满汉官员中学行兼优者各半充任。雍正十一年改用翰林官任教习。宗学月考经义、翻译、骑射;年考翻译经义,试时务策。按考试成绩分6等处置:一二等优良奖给笔墨,三四等稍差留学再读,五等甚差训导教戒,六等品学皆劣,黜退除名。此外,觉罗学、觉罗官学也是属于宗学一类的,专收觉罗子弟入学读书。旗学是清朝中央政府设置的、专门教育满蒙八旗及汉军八旗子弟的贵胄学校。此外,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系统中还有君王或执政大臣暂时开设的短期学校。

☚ 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 ☛
000045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