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

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

在徽班进京200周年之际在北京隆重举行的以振兴京剧为主题的各种纪念、宣传活动。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源远流长。1790年(乾隆55年)由清朝浙江盐务大臣组织的“徽商”资助的由著名徽戏旦角高朗亭领衔主持的“三庆”徽班,晋京为清朝高宗(弘历)皇帝祝寿演出。这个在江南久享盛名的戏班子,以其艺术上的革新创造精神闯入了京城昆曲、京腔的一统天下。它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熔徽、秦、昆腔于一炉,风靡于北京剧坛。后来,安徽省的徽班剧团陆续晋京,其中“四喜”、“春台”、“和春”三大徽班名声日著。这三大徽班和先期进京的“三庆”徽班一起,在同昆曲、秦腔、京腔、梆子戏、罗罗腔等戏曲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四大名班各擅专长,称雄于北京剧坛。将近三十年后,即1828年(道光七年)湖北的“汉剧班”入京献演。在尔后的二十余年间,通过“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三个杰出艺术家的创造革新,诸腔杂调演变为皮簧声腔,“旦行”为“生行”取代,从量变到质变。到1846年(道光二十五年)前后,诸腔式微,京剧完成了由孕育到正式形成的革新创造阶段,以崭新的面貌称雄于剧坛。
然而,京剧艺术自60年代起处于一种不景气的状况,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许多京剧院团演出不卖座,经济效益低,事业难发展,队伍不稳定,形成一种难以为继的局面,其发展出现了某种“危机”。所以,今天“振兴京剧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事,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和支持京剧事业,京剧界要齐心合力,把我们先人留下的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振兴起来,繁荣起来,并走向世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振兴京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1990.12.28《人民日报》)1990年12月20日晚,中国京剧史上前所未有的名家聚集、好戏荟萃的盛会——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暨振兴京剧观摩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隆重开幕。由文化部副部长、纪念委员会主任高占祥致开幕词,李瑞环、李铁映为大会剪彩。北京、天津、上海的京剧艺术家联合演出了象征喜庆吉祥的传统名剧《龙凤呈祥》。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袁世海、王金潞以及汪正华等粉墨登场献艺,把观众情绪不断推向高潮。演出结束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万里、李瑞环等走上舞台同演员握手致谢。这次纪念活动历时24天。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50个京剧院(团),近3000名演员,轮流上演50台150场京剧(包括徽剧、汉剧、秦腔、昆曲等)。来自美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艺术家和大陆演员同台献艺。京剧学术研讨会、振兴京剧艺术展览、戏曲讲习班等活动也陆续开展。整个纪念活动,全面展示、宣传了中国京剧艺术的风采,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振兴京剧的方针、政策和途径等问题,促进了京剧艺术的继承、革新、发展和与观众相结合等问题的解决。这是新中国成立40余年来戏曲事业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一次检阅,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不仅对振兴京剧、繁荣文艺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 妇女运动讲习所   抗战日报 ☛
000063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