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螺hóng luó红螺壳薄而红,可作酒器,因代称酒杯。陆龟蒙《和醉中寄一壶并一绝》: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 红螺 红螺一种酒杯。红螺壳薄而色红,色彩鲜丽而壳质坚实,古人好以之为酒杯。唐刘恂《岭表异录》:“下”载:“红螺,大小亦类鹦鹉螺,壳薄而红,亦堪为酒器。刳小螺为足,缀以胶漆,尤可佳尚。”宋刘辰翁《金缕曲》词:“闻道,明朝生申也,满酌一杯螺醑。” ☚ 大白 鹦鹉杯 ☛ 红螺hóng luó螺的一种,其肉可食,其壳用作酒器。陆龟蒙《和醉中寄一壶并一绝》:“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 红螺 红螺hónɡluó━━ 酒杯。原指螺类软体动物,其壳薄而色红,可作酒杯。亦作“红蠃”。唐·皮日休《诃陵樽》诗:“买须饶紫贝,用合对红螺。”唐·陆龟蒙《和醉中寄一壶并一绝》诗:“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宋·陆游《对酒》诗:“素月度银汉,红螺斟玉醪。” ☚ 冰纨 竹夫人 ☛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軟體部 > 腹足 > 紅螺 紅螺 hóngluó 螺屬。殼長,呈螺旋形。殼面有許多鈍紋突起,殼口甚大。表灰褐色,内面紅色。肉可食。殼堅實,可爲酒器。唐·劉恂《嶺表録異》卷下:“紅螺,大小亦類鸚鵡螺,殼薄而紅,亦堪爲酒器。刳小螺爲足,缀以膠漆,尤可佳尚。”宋·陸游《對酒》詩之一:“素月度銀漢,紅螺斟玉醪。” 紅螺圖 红螺 红螺酒杯或酒的代称。亦称“红蠃”。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红螺,大小亦类鹦鹉螺,壳薄而红,亦堪为酒器。刳小螺为足,缀以胶漆,尤可佳尚。” ☚ 仙樽 金瓯 ☛ 酒杯【同义】总目录 酒杯金瓯金樽玉斝金盏红螺金觥玉钟金螺瑶盏瑶斝瑶樽仙樽滟海 酒具 酒具酒器 玉海 红螺 觥盂 雷樽 雷罇 壶觞 ☚ 饮具 酒杯 ☛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螺类:螺(螺蛳;田~;钉~;骨~;豆~;法~;红~;蝾~;泥~;沼~) 蛳 ☚ 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 红螺oyster drillRapana thomasiana Crosse,曾名皱红螺。腹足纲,骨螺科。壳略近梨形,坚实。壳面粗糙,具螺肋和细沟。螺旋部小,体螺层大,下半部有3条稍粗壮的螺肋,最下面的一条螺肋偶有翘起的鳞片状突起,各螺层中部和体螺层上部形成明显的肩角,肩角上部具薄片状皱褶。壳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壳口大,内为淡橙色,前沟宽而短。无后沟。假脐,厣角质。生活在岩石质或泥沙质海底。常见于中国浙江以南沿海;日本、越南、菲律宾也有。肉供食,味美。贝壳可诱捕章鱼或作贝雕原料,肉食性种类,为牡蛎养殖的重要敌害。 红螺俗称海螺。软体动物门,单壳纲,骨螺科。壳大且坚厚,高约11 cm,螺层6层;螺旋部短小,约为壳高的1/5。壳表面粗糙,具螺旋形肋和细沟纹。螺面具棕黑色斑点。壳口大,椭圆形,边缘有与螺肋相当的缺刻。壳口内杏红色,有珍珠光泽。中国沿岸均有分布。幼体生活在低潮线附近岩礁间,成体生活于浅海泥砂质海底。肉可食用和药用。具清热、明目之功效。 红螺 红螺hongluoRapanathomasiana无脊椎动物,腹足纲,骨螺科。贝壳略近梨形,大而坚厚,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5~6级。壳面粗糙,具有螺肋和细沟,灰黄色或灰褐色。壳口内为淡橙色,有珍珠光泽。厣略呈椭圆形,角质、坚厚。生活于浅海底。肉食性,喜食牡蛎,故为牡蛎养殖的敌害之一。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和东海;食后的空壳,可用以诱捕章鱼或作贝雕原料。 图140 脉红螺 ☚ 竖琴螺 钉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