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螯螯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螯螯虾 (图1-57) 又称淡水龙虾。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原产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我国于1992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1993年4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引种试养成功。1994年后,又逐步推广到江苏、湖南、北京等地。红螯螯虾其个体一般在50~100克,个别最大者达500~600克,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类。由于食性很广,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特别是西欧、日本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更是十分畅销,养殖前景比较广阔。 图1-57 红螯螯虾 红螯螯虾在河流、水库和池塘都能生活,白天潜伏在水体中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活。常在砖、瓦、砾石的间隙中爬行或潜伏在池塘的天然洞穴中及人工洞穴中,在较软的池底中有掘穴能力。有时亦沿池壁上爬或攀伏于水生植物的根和密叶中。 红螯螯虾很少有相互残杀的习性。在饲养密度较大、隐蔽场所不够的情况下,大个体的雄虾有争占隐蔽处习性。当蜕壳和饲料投量不足时,有的虾则摄食刚蜕壳或尚处在蜕壳中的虾。红螯螯虾具有逆水流的习性,可利用此习性水流诱引其集群而捕获。但在雨天,若有水流进入池塘也易引发外逃。 红螯螯虾的成虾有较强的耐低溶氧能力,水中溶氧含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故能耐长途运输,有利于活虾供应市场。幼虾和怀卵亲虾则不宜饲养在低溶氧的水体中,易导致幼虾和卵胚胎的死亡。饲养抱卵亲虾和幼虾的水体,溶氧量一般不要低于4毫克/升为好。生存水温为5~37℃,生长适温为21~33℃,最适水温为24~31℃。pH要求6.5~9.0。 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青萍和面条草等。动物性食物喜食水丝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和鱼肉等。人工饲养中,适量投喂市售的配合饲料,如禽用、鱼用、虾用配合饲料等,均可摄食。因此,该虾养殖中的饵料问题较易解决。 红螯螯虾为雌、雄异体,性比例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