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梨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梨花

红梨花

全名《谢金莲诗酒红梨花》。张寿卿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四折。剧写洛阳刘太守好友赵汝州,慕上厅行首谢金莲美色来洛阳。刘太守假说谢金莲已经嫁人,赵汝州十分不悦。刘太守留赵汝州在后园住下,遣谢金莲扮作同知女儿去与赵汝州相见,并送赵汝州红梨花一朵。次日,卖花三婆奉刘太守命告诉赵汝州,夜间女子是一女鬼,常常作祟缠人。赵汝州听罢大骇,急忙离去,进京求取功名。赵汝州中了状元以后,刘太守为他设宴庆贺,席间命谢金莲将红梨花插在扇子上为他打扇,赵汝州大惊失色,以为又遇女鬼。刘太守说明真相,为二人主持完婚。《红梨花》今存《古名家杂剧》本、《古杂剧》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和《红梨记》附录本。各本之间内容无大出入。

☚ 介子推   京娘怨 ☛

红梨花

红梨花

❶王元寿作。今无传本。祁彪佳《曲品》:“《红梨花传奇》有两种,皆本之元人《三错认》剧。此记结构稍幻,而三婆说鬼一段,情趣少减,惟后之再遇金莲,觉有无限波澜。”按明传奇《红梨花》,实有三种,一为王元寿作,二为徐复祚作(琴川本),三为无名氏作(杨居寀刻本)。
❷无名氏作。今存万历间杨居寀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此剧本事见小说《赵汝州传》,但与元张寿卿《红梨花》杂剧、明徐复作《红梨记》传奇,均有所不同。前半部增谢素秋受胡行公子骚扰,逃到洛阳去;后半部写元兵攻宋,素秋被掳,对赵汝州终不忘情。最后赵汝州率兵击退元兵,救回素秋,两人终于团圆。

☚ 空缄记   领春风 ☛

红梨花

全称《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戏曲剧本。元张寿卿撰。四折。寿卿,山东东平人。曾官浙江省椽史。元前期杂剧作家。一生剧著仅此传世,约九千字。叙赵汝州慕洛阳名妓谢金莲,求其友洛阳太守刘辅为之周旋。辅虑赵功名未就,谎称金莲已嫁。夜间却以金莲伪称王同知之女,于后花园与赵会面。临别,谢以红梨花赠赵,故名。后赵考中状元。二人结成夫妻。虽有荒诞成分,颇具喜剧气氛,文字亦较优美。《太和正音谱》列其词曲入杰作品。明代徐复之《红梨记》传奇即据此剧改编。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

红梨花

红梨花

全名《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杂剧剧本。元张寿卿作。写北宋赵汝舟慕妓女谢金莲之名,托太守刘辅介绍;刘辅担心赵汝舟恋谢而误了科考,便安排谢金莲冒名王同知之女,与赵汝舟夜间会面。第二天,刘辅让人告诉赵汝舟,说他昨夜所见到的是女鬼,赵大惊,赶紧逃离去赴考。后来赵汝舟中了状元,刘辅设宴使赵汝舟与谢金莲见面,并说明真相,使二人得以成婚。剧中谢、赵两次见面时,都持有红梨花,故名。

☚ 灰阑记   风光好 ☛
红梨花

红梨花

全名《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杂剧剧本。元东平人*张寿卿作。有明脉望馆抄校本、顾曲斋刊本、《元曲选》本等。写赵汝州慕洛阳名妓谢金莲之名,往求同窗好友、洛阳太守刘辅助为谋面。刘恐赵迷恋烟花而丧志,便说谢已嫁人,并将赵安置在后花园书房中住下。夜间,谢奉刘密令,伪称王同知之女,与赵会面,以红梨花赠赵,饮酒和诗,互表情意。考期将近,刘让卖花三婆对赵说赠红梨花者是鬼,使赵惊惧而离府赴试。赵中了状元,回洛阳任县令,刘乃披露真情,作合赵谢姻缘。明传奇《红梨花》、《红梨花记》皆由此剧改编。

☚ 红桃山   红罗记 ☛
000024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