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斑性狼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斑性狼疮erythematous lupus

系一种发生在结缔组织的自体免疫性疾病。病因与发病原理尚不清楚。但是阳光暴晒、紫外线照射、某些感染性疾病、精神创伤、应用某些药物等,可使本病诱发或加重。临床分为慢性盘状狼疮和系统性狼疮。慢性盘状狼疮只损害皮肤,其中局限性者易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病损呈盘状或蝶形,边缘呈鲜红色微隆起,界限清楚,中心萎缩微凹,病程缓慢,少数可自行消退;泛发性者可在局限性基础上扩展至他处。系统性红斑狼疮除有皮肤损害外,可有肾、心脏、神经、消化系统的损害。组织学检查可确诊。治疗:对症、糖皮质激素、血液透析等。

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患,临床上分为系统性和盘状两类。系统性者,除皮肤罹患外,尚累及主要脏器而出现多系统错综复杂的症状,预后较差;盘状红斑性狼疮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慢性、局限性。两者均多见于青中年妇女。
病因 分系统性及盘状两种:
(1)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常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水亏火旺,虚火上炎;或因心经有火、脾经积热,热胜成毒,毒热炽盛,燔灼营血,外则热损血络,血溢成斑,内则损及五脏,诸证迭起;后期多阴损及阳,累及于脾,而致脾肾阳虚。
(2)盘状红斑性狼疮,常由于七情内伤,肝郁气滞,血瘀凝聚而成。
以上两种狼疮患者均与曝晒日光有关,且病后若日光照射则病情加重,故外受热毒为其外因。
症状 以系统性及盘状两种狼疮分别论述:
(1)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一般早期症状以不规则发热、疲劳、皮肤损害及关节酸痛为主要表现。急性发作则壮热不退,亚急性则为中等度发热,病情缓解时则为低热。皮损以脸部蝶形红斑为最典型,其次可见甲周红斑及掌红斑; 关节症状以关节酸痛肿胀为主。且常伴有周身不适,体疲乏力,脱发,以及肢端紫绀发凉等症,若损及内脏,肾受损则有肾炎、血尿、蛋白尿、下肢浮肿,甚则腹水、全身浮肿等。心受损可见心肌炎、心包积液等;肝受损则肝肿大,肝功能损害等。此外,有少数患者在整个病程中,没有皮疹表现,应予注意。
(2)盘状红斑性狼疮,皮损多见于脸面、鼻两侧、颊部、耳轮,亦可见于头皮、前额、下唇、手背等处。初起为黄豆至蚕豆大一片或几片红斑,渐向周围扩大,中心微凹陷,边缘稍隆起,粘着鳞屑,揭下可见倒刺,日久呈暗红色斑。后期皮损中间成萎缩性瘢痕,周围色素沉着。
治疗 临床上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常分六型:
(1)热毒炽盛者,壮热不退,面颊斑疹如云片,历节筋脉痠楚不适,伴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口糜舌烂,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脉洪数等症。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斑,选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加减。
(2) 阴虚火旺者,低热不退,斑疹隐隐,伴五心烦热,困乏无力,舌质红或如镜面,脉细数无力等症。治宜滋阴清热,选用滋阴降火汤、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加减。
(3)风湿热痹阻者,发热,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舌苔黄白,脉数。治宜疏风清热利湿,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可酌加防己、秦艽、威灵仙、豨莶草、当归、赤芍、虎杖、鸡血藤等。若关节痠楚不适而肿胀不明显者。治宜和营通络、散寒利湿,用蠲痹汤。
(4)心阴亏损者,心悸气短、胸痞、伴心烦不眠、自汗,舌淡红,苔净,脉细弱或结代等症。治宜养心安神为主,选用炙甘草汤、天王补心丹、三甲复脉汤加减。
(5)脾肾阳虚者,下肢或周身浮肿,腰痠腿痛,倦怠无力或见畏寒肢冷,伴胸腹胀满,尿少或尿闭,舌淡苔胖,脉沉细等症。治宜温补脾肾,选用真武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
(6)肝郁血瘀者,面颊斑疹黯红或紫斑,证见胁下痞块,胀满不适,月经不调或经闭。治宜行气解郁化瘀,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盘状红斑性狼疮,红斑局限,形如云片,皮肤稍见甲错者,治宜滋阴养血润肌,选用地黄饮子、六味地黄汤加当归、芍药等。若肌肤甲错明显者,治宜活血化瘀,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粘膜部位亦见斑疹者,加入养阴润燥之品,如天冬、麦冬、玉竹、石斛、玄参之类。

☚ 瓜藤缠   硬皮病 ☛

红斑性狼疮

lupus erythematosu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