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米开朗基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雕刻家。1475年3月6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阿雷佐附近的卡普列塞镇,1564年2月18日卒于罗马。1489年到佛罗伦萨的吉兰达约兄弟工作室学艺,不久转到美第奇家族的雕塑学校学习。1490年起从事雕塑创作。出身于画家家庭,当过石匠,倾向于把建筑当雕刻看待,爱用深深的壁龛、凸出的线脚和小山花,贴墙做3/4圆柱或半圆柱。1520~1534年间,将雕刻与建筑有机结合,设计了美第奇家庙,几乎同时(1523~1526),还设计了佛罗伦萨劳伦齐阿纳图书馆前厅,在室内设计中用了建筑外立面的处理手法,首先运用了室内装饰性台阶,取得了较强的空间艺术效果。罗马卡比多市政广场是他一生后30年最重要的建筑作品,成为罗马城最美丽的广场之一。72岁时,担任了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工程主持,在伯拉孟特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圣坛平面进行了修改,并设计了教堂的穹顶:高137.8 m,直径41.8 m。另外,还与小桑迦洛合作设计了罗马法尔尼斯府邸。他的建筑与雕刻、装饰配合,大胆创新,空间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主要作品有雕刻:《哀悼基督》(1497~1499)、《大卫》(高4.4m)(1501~1504)、《摩西》(1513~1514)、美第奇家族陵墓雕像群(1524~1531);壁画: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1508~1512)、西斯廷礼拜堂正壁画《末日审判》(1536~1548)被称为世界上最宏伟的艺术作品;建筑设计: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圆顶(1558~1561)、佛罗伦萨罗伦佐教堂图书馆(1524)等。作为诗人,遗存诗作有十四行诗75首、抒情短诗95首。作品中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1475—1564MikailangjiluoB ·Michelangelo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性雕刻家、画家、建筑家。生于卡普莱斯,从小在佛罗伦萨长大。少年时代从基尔兰达约学艺,后又转向美第奇家搜集的古代雕刻学习,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米开朗基罗笃信宗教,且性格孤傲,具有惊人的创造力与热情。其艺术充满强健的活力和深刻的理想性。这在他1501—1506年完成的放置在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的巨像《大卫》中,可见一斑。之后,他接受教皇朱里二世建造墓碑的订件而赴罗马。由于设计方案规模庞大,结果当初的构想未能全部实现,遗留下的《摩西》,仅为此墓碑的一部分。美第奇家的墓堂设计,也委托给了米开朗基罗。他前后断断续续花费了14年工夫,才大体上完成了这一综合建筑、雕刻于一体的杰作。绘画作品,有装饰梵蒂冈宫的天顶画《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均为美术史上空前的巨构。建筑上的主要设计有圣彼得大教堂和罗马首都山广场的整备工程。前者以圆屋顶为主体,辉映着庄严崇高的美;后者在视觉效果的处理上,成了后世的典范。此外,他终生都喜欢以圣母为主题,并留下许多作品。 哀悼基督 米开朗基罗 ☚ 委罗基奥 波隆纳 ☛ 米开朗基罗1475—1564Michelangelo Buonarroti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创作上多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作品有丰厚、新颖、雄伟的气魄,以变化多端,伟大与崇高惊人。雕塑作品有《哀悼基督》、《大卫像》等,壁画有《最后的审判》(又称《末日审判》)等。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著名雕刻家、画家、诗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巨匠。生于佛罗伦萨的加普勒斯镇的一个地方官的家里。自幼寄养在一个石匠之家。年青时代刻苦的专业训练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古典主义的艺术与人文主义的思想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许多主题深刻、形象鲜明、充满力量的艺术形象。他的作品气势宏大、雄伟,以强健的人体表现了人的思想、意志和人类的尊严,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晚年的作品冷静、沉郁,充满悲壮的感情是与民主政治的理想受挫和画家坎坷的境遇分不开的。他的代表作有《大卫》、《摩西》、《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 ☚ 达·芬奇 拉斐尔·桑楚 ☛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1475—1564Michelangelo Buonarroti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巨匠之一。他是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13岁进吉朗达约画室,后从师同那特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雕塑。早年的雕塑作品有《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1504年所完成的大卫像,塑造了一位民族英雄准备向敌人投击前一瞬间的形象,作者赋于雕像强健的躯体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塑像完成后,使29岁的艺术家一举成名,这一作品也标志着米开朗基罗艺术创作成熟期的开始。他塑的另一位希伯来民族英雄《摩西》是技巧上极为纯熟的作品,同时作者把自己爱国主义的思想和为自由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充分地体现在艺术形象之中。1508—1512年,米开朗基罗用四年的时间为西斯廷教堂500平方米的天花板作《创世纪》巨型壁画。他描绘了上百个不同形态的人物,利用圣经故事来影射现实社会。他的绘画不被题材和内容所束缚,而着重表现人的内在力和复杂的内心活动。《最后的审判》是他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的另一幅巨型祭坛画。1527年佛罗伦萨推翻并驱逐了美狄奇家族的统治,改为共和国。米开朗基罗积极投身于保卫祖国、抵御西班牙和教皇军队进攻的战争。美狄奇家族重新执政后,米开朗基罗成了阶下囚。在极度悲愤、恐惧的心理下完成了为美狄奇家庙所作的雕刻《晨》、《暮》、《昼》、《夜》等作品,表现了忧郁、不安、迷惑的神情,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思虑。他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重在表现人内在的自信、强悍的品质,有悲怆、宏大之气势,成功地塑造了为自由民主而奋斗的艺术形象。在形式上以高度的写实手法塑造了夸张的力士般的人物。 ☚ 拉斐尔 威尼斯画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