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篃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竹品 > 篃竹
篃竹  mèizhú

亦作“䉋竹”,單稱“篃”,亦稱“䈛竹”。竹名。叢生小竹。稈五七尺,圓筒形,頂端節間稍扁,中空極小。籜狹,宿存。葉長披針形,表面緑,有光澤。葉大可墊茶簍或製防雨具。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山海經·西山經》:“英山……其陽多箭䉋。”郭璞注:“今漢中郡出䉋竹,厚裏而長節,根深,筍冬生地中,人掘取食之。”晉·戴凱之《竹譜》:“篃亦箘徒,概節而短。”書注:“《山海經》云:‘其竹名篃,生非一處,江南山谷所饒也,故是箭竹類。一尺數節,葉大如履,可以作篷,亦中作矢,其筍冬生。’”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十九:“篃冬夏生。始數寸,可煮,以苦酒浸之,可下酒及食。又可米藏,及乾,以待冬月也。”《淵鑑類函》卷四百十七:“篃亦箘徒,概節而短。江漢之間,謂之䈛竹。根深耐寒,茂彼淇苑。”舊注:“篃竹謂之箭竿,一尺數節,葉大如扇,可以衣篷,江漢之間謂之䈛。《廣志》:‘篃竹爲屋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