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筛窦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筛窦炎 筛窦炎筛骨迷路内气房粘膜发炎称筛窦炎。筛窦与眼眶和颅腔紧密相接,位居鼻窦中心,大小多少不一,形状分布不定,先天缺裂较多,粘膜菲薄,间质疏松,骨隔易碎,血管丰富,有易受感染和演变为慢性的特征。发生急性炎症时,粘膜高度水肿,日久增生肥厚,形成息肉、化脓和肉芽增生,或坏死穿破成为瘘管;亦有膨胀成为粘液囊肿,骨隔可增生硬化或萎缩消失。邻近组织亦常有水肿与息肉样变等变化。筛窦发育较早,儿童期即易发炎,且前后组筛窦常同时发炎。筛窦炎发病率仅次于上颌窦炎,但单独发炎者少见,多与上颌窦炎或额窦炎同时发生。 鼻窦解剖示意图
伤风是筛窦发炎的重要原因,伤风时间较长,筛窦即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麻疹等急性传染病亦容易并发筛窦炎;变态反应为另一重要致病因素,并多产生鼻息肉。粘膜水肿和息肉堵塞窦口,将加重继发感染。此外,大气污染、物理刺激、生活不规律、营养和维生素(A、C和D) 缺乏以及全身健康不良等都有密切关系。 症状视感染程度和引流通畅与否而有不同。急性期与伤风相似,很难分辨,常觉内眦及鼻根深部发胀和头痛,可因使用目力、咳嗽等而加重。眼球和眼内眦深部有压痛。鼻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较伤风为明显。由急性筛窦炎引起的眼眶和颅内并发症现虽已少见,仍应注意观察,儿童尤其如此。 慢性筛窦炎因多并发其他鼻窦炎症,故症状亦较模糊,有时主诉头昏或头胀,神经痛、思想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颇为多见,亦有主诉常年“伤风”不愈的。 鼻镜检查见鼻粘膜呈急性或慢性充血肿胀,中鼻甲、中鼻道或筛泡水肿、息肉样变或肥大,中鼻道(前组筛窦)或嗅沟(后组筛窦)可发现脓液,慢性者多有息肉堵塞中、上鼻道。 当伤风已愈而症状仍不减轻时,应怀疑有继发急性筛窦炎的可能,诊断一般不难。必要时可摄取鼻额位(柯氏位)或断层X线片,有助于诊断和手术治疗时的参考。 预防伤风对筛窦炎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阳光、通风和营养,戒烟、禁酒等。急性期可以治愈,宜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不少于10日,并辅以抗组织胺类药物、血管收缩剂,如口服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皮质类激素和酶制剂等药物;配合蒸气吸入、物理治疗等治疗,不使演变为慢性。已呈慢性者,要耐心治疗,病变轻、病期短、引流通畅者,可先用置换疗法 (见 “鼻窦置换疗法”)、菌苗疗法、中西医结合等综合疗法。保守疗法无效,而窦腔粘膜重度肥厚,呈息肉样变或囊肿样变,有肉芽增生、脓肿形成,或有眼部并发症(例如球后视神经炎)时,均适应手术治疗,首先应行鼻息肉摘除、鼻中隔矫正、鼻甲部分切除等手术,以建立良好的通气和引流。无效时进一步进行鼻内或鼻外筛窦手术,如适应证选择适当,疗效一般满意(见“筛窦手术”)。 ☚ 额窦炎 蝶窦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