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突厥汗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突厥汗国

6世纪中叶,突厥崛起。546年,突厥击灭高车王国。552年,大败柔然于蒙古高原。返回故地后,其首领阿史郡土门自称伊利可汗,树牙帐于北庭(今吉木萨尔),建立突厥汗国。553年,木杆可汗率众彻底击灭柔然汗国残余势力,将牙帐迁至蒙古高原的郁督军山(今蒙古高原的杭爱山)。在其统治时期,突厥汗国达到鼎盛阶段,疆域东起辽东,西至里海,北过贝加尔湖,南至长城和阿姆河流域。582年分裂为东、西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

古政权。突厥人初居高昌北山(今博格多山),后移居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臣属于柔然,世为其“锻奴”。首领姓阿史那。据《周书·异域传》,西魏大统十二年(546 ),阿史那土门破铁勒,“尽降其众五万余落”,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废帝元年(552 ),大破柔然于怀荒北,自号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树牙帐于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支脉)。史称突厥第一汗国或突厥前汗国(552—630)。最盛时疆域东起辽水,西抵里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达阿姆河南。系奴隶制国家。按其官制,最高首领为可汗,可汗子弟称特勤,其他大官还有叶护、颉利发、啜、俟斤、吐屯等10等,后发展为28等。有刑法和税法。有文字,即突厥文。齐、周两朝争与通婚,厚输财物,引以为援。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隋开皇三年(583),正式分裂为二部,即东突厥和西突厥。

☚ 高昌国   东突厥 ☛
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

突厥族建立的国家。六世纪中叶,突厥族崛起。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众击灭了今乌鲁木齐一带的高车王国。废帝元年(公元552年),阿史那土门又率众东征,在蒙古高原大败柔然汗国的军队,迫使其可汗阿那瓌自杀。返回故地后,阿史那土门自称伊利可汗,树牙帐于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北庭古城),设置官吏,创制法规,建立了突厥汗国。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死,其弟阿史那科罗继位,号称乙息记可汗,率兵再次东征,又大败柔然可汗邓叔子。乙息记可汗死,其弟阿史那俟斤继位,号称木杆可汗。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木杆可汗率众彻底扫清蒙古高原的柔然汗国残余势力,将牙帐由中部天山搬至蒙古高原的郁督军山(今杭爱山东段)。木杆可汗东征奚、契丹,北败黠戛斯,又命其叔室点密率领十姓突厥之兵征服塔里木盆地诸国,西灭哒,击败波斯。木杆可汗时期,突厥汗国达到鼎盛阶段,其疆域东起辽东,西至里海,北过贝加尔湖,南至长城和阿姆河流域。为了便于管理,木杆可汗以室点密为西面可汗,管理金山(阿尔泰山)以西至波斯国的西部领土。木杆可汗死后,佗钵可汗继位。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佗钵可汗死。汗国统治集团爆发内讧,两年后,乙息记可汗之子阿史那摄图继位,号称沙钵略可汗。木杆可汗之子——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逻便与西面可汗阿史那玷厥(又称达头可汗)合兵进攻沙钵略可汗,于是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两国的统治者虽然出自一个家族,血缘亲近,但却连年争斗,互相水火不容。突厥汗国自公元552年建立,至公元583年分裂,一共存在22年。

☚ 突厥   大叶护 ☛

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6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之阳、漠北高原西建立的突厥游牧政权(552—630、682—744)。领导建立突厥汗国的是阿史那氏。西魏废帝元年(552),※阿史那土门重创柔然汗国,自立为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置汗庭于漠北高原鄂尔浑河流域的郁都斤山(一作于都斤山、乌德鞬山,今杭爱山支脉)。伊利可汗建立的游牧汗国常被称为突厥第一汗国,以与682—745年复兴的第二汗国,或※后突厥汗国相区别。突厥第一汗国在隋开皇三年(583),因大可汗、小可汗之间矛盾斗争,加上天灾及疫病的流行,正式分裂为东、西突厥两个汗国。参见“突厥”(1757页)、“东突厥汗国”(516页)、“西突厥汗国”(708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