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等同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等同论

等同论The Threory of Identity

普通法上的代理制度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可表述为:通过他人为的行为视为自己亲自为的行为(qui facit per alterum facit per se)。普通法上的代理制度中没有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的划分,并且比较早地确立了本人与第三人有直接合同关系的原则。伦敦市政厅1389年审理的柯斯特思诉福特恩(Costace v. Forteneye)的案件中,原告柯氏曾是福氏(伦敦商人、被告)的学徒。在此期间,福氏令柯氏到英格兰的桑德维奇的一家法国商人那里购买了10吨酒,但未支付货款。法国商人起诉到法院并得到了令柯氏付款的判决。由于柯氏无款可付,于是被投入监狱。柯氏不服,在伦敦市政厅对其老板福氏提起诉讼,诉称是福氏派他到桑德维奇买酒,并且同意了这笔交易。伦敦市长和市政厅的官员们审理此案后认定,根据商人习惯法和本市惯例,既然原告买酒是供被告使用,并且完全是为了被告的利益,因而被告必须向法国货主支付这笔货款,并宣布原告无罪释放。1689至1710年间,霍尔特(Holt)在担任王座法庭首席大法官期间,把代理制度发展为普通法上的一个分支。

☚ 间接代理   不公开身份的本人 ☛
000042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