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伦敦防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伦敦防空1915年1月19日至1918年8月5日德国动用飞艇和飞机猛烈空袭英国,主要攻击目标是英国首都伦敦,促使伦敦建立起相当完备的防空系统。1915年初,伦敦防空力量很弱, 只有2门80毫米高炮、5门旧式高炮和12部乙炔探照灯。1915年英国任命海军上将帕西·斯科特为防空司令官并着手加强防空力量。到1916年,英国已装备130架防空歼击机和50门高炮,但防空成效不大。1917年8月,英国成立了以阿什莫尔为首的伦敦防空指挥部,统辖6个歼击机中队,以及包括伦敦在内的英格兰东南地区的全部高炮和观察哨。到1918年英国已拥有防空歼击机260架、高炮350门、探照灯620部,用于防空作战的兵力至少有50万人。仅伦敦地区就有249门高炮。由于实施防空指挥部统一指挥,充分发挥了防空效能,迫使德军从1917年9月初转为低效果的夜间轰炸,并逐渐减少轰炸次数。德军对伦敦的最后一次轰炸是在1918年5月19~20日夜间,共派出40架“哥达”式和“巨人”式轰炸机,有13架到达目标,被英军用高炮击落3架,歼击机击落3架。此后,德军便放弃了对伦敦的轰炸。统一指挥下的防空系统,对保卫英国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英国的轰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