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白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白山

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第一高峰,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4万公顷。距西安120公里。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经注》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其精化为白石如美玉,时有紫气复之。”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发育有第四纪末次冰川,时代约距今6万年至8000年前,属晚更新世太白冰期。古冰川遗迹是我国东部山岳冰川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有清晰完好的角峰、刃脊、槽谷、冰斗、石海、石环和石多边形等。太白山崇高峻伟,草木繁盛。山巅有太白三池,池水清澈鉴发,深不见底。“太白积雪”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由于山高云淡,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即使三伏盛夏,皑皑白雪,仍然莽莽天际,银光四射,其景致格外壮观美丽。故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谚语。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历代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吟咏的诗句。清代朱集义对太白积雪曾这样描述:“白玉山头玉屑寒,松风飘拂上琅玕,去深何处高僧卧,五月披裘此地看。”此山为著名游览胜地。

太白山

太白山

秦岭主峰之一。位于今陕西眉县城南20余公里处。海拔3767米,被誉为“秦岭群峰之冠”。《水经注·渭水》: “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何? 俗云: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军行,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杜彦达曰: 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山上有谷春祠。……山下有太白祠。”李白《登太白峰》以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描写其高。贾岛《送僧归太白山》写到夏季“坚冰”。“太白积雪”为关中八景之一。由山麓而上,有三官池、万笏山、黑风岒、松花坪、下坂寺、望仙岭、救苦岭、瘦鱼岭、上坂寺、寒风岭、冲天岭、分天岭、孤魂洼等胜景。山顶有拔仙台(太白洞)。山间太白三池海拔3500米以上,仅六、七、八三个月为无冰期。唐宋人在此祈雨,皇帝为山神封官授爵。此外,有玉皇池和佛爷海,山北麓有温泉凤凰泉。此山被唐人视为仙境。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五,写作者在山上“逢真人”的情景。岑参《太白湖僧歌并序》即描绘太白山胡僧的非凡本领。此山在今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 南五台   华山 ☛
太白山

太白山Taibaishan

位于陕西省的周至、眉县、太白等县间,又名太乙山。是秦岭的主峰,海拔3 767米。花岗岩山体挺拔巍峨。山顶上还保存有第三纪时代的夷平面(如拔仙台与跑马梁,东西长数十公里,南北宽十余公里)。喜马拉雅运动时的强烈断块构造,使山体变得北仰南倾,主脊偏居北侧,北坡短而陡,南坡长而缓,山间多横谷,成为南北交通孔道。由于其地势高峻,植物和土壤的垂直变化极为显著。

☚ 五台山   乌鞘岭 ☛
太白山

太白山

秦岭主峰。位于今陕西省眉县南部,兼跨太白县、周至县部分地区。顶峰八仙台海拔3767米,冰冻期长,除盛夏外,积雪不消。由关中平原南望,山顶银光闪闪,故名。太白山是以巨大的花岗岩体为核心的断块山,形成于1亿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山顶八仙台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片麻岩构成的锥状山峰。顶部平缓,巉岩裸露。南北两坡有串珠状冰斗湖,最大者为大爷海(大太白海),位于峰顶西北下侧,海拔3590米,面积近5000平方米,呈椭圆形。湖水寒冷如冰,无寸草点尘,无水生物,清鉴毛发。还有角峰、槽谷、冰斗、羊背石等第四纪冰川地形。花岗岩节理发育,断层综错,多孤峰插天的花岗片麻岩柱峰。太白山为中国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植物品种荟萃之地,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以北坡为例,海拔2600米以下为落叶阔林带;2600~3350米为针叶林带;3350米以上为灌丛、草甸带。珍贵的大熊猫、金丝猴等均为国家保护动物。“太白积雪”历为“关中八景”之一。“斗母(宫)奇峰”、“平安(寺)云海”为著名胜迹。每年7~8月间,山上冰雪消融,宜于上山采药、观光和科学考察。

☚ 陈仓山   牛首山 ☛
太白山

太白山

陕西省南部秦岭山脉的岭脊。秦岭的最高点。为断块高山。山的主体由花岗岩组成。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山体北侧以大断层与渭河平原截然分开。高峰有二:一为东太白,即拔仙台;二为西太白,又称鳌山,海拔3476米。两太白以海拔3300~3500米的跑马梁相连,东西呼应。源于太白山的河流,北侧有渭河水系的霸王河和桃河;南侧有汉江水系的湑水河和褒河。水系深切,形成一系列纵横交错的高山峡谷地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体顶部,第四纪古冰川的冰蚀、冰碛遗迹保存完好。山麓与山顶高差达3000余米,垂直气候带谱、植物与土壤分带明显。

☚ 雷公山   伏牛山 ☛

太白山tai bai shan

【佛教】Mount Taibai

太白山

今长白山在唐代的名称。亦曰白山。晋以前称不咸山、盖马大山,南北朝至隋号从(徒)太山或太皇(《魏书》作大白)山。靺鞨族分布此山以北地区,其著名七部中有白山部,因居该山北麓而得名。辽金时始称长白山。

太白山

即今陕西眉县南与周至县交界处之太白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9:43